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英文名称:
军事技能/Military Course in Practice
课程代码:
CPRA1006
课程层次:
本科生课程
学 分/学 时:
2/112
主要面向专业:
全体本科生
授课语言:
中文
先修课程:
无
建议先修课程说明:
开课单位:
书院
课程负责人:
陈维雯
二、课程简介
《军事技能》课程是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的必修课程。该课程以习近平强军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遵循,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强军目标根本要求,着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提升学生国防意识和军事素养为重点,为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和建设国防后备力量服务。
通过《军事技能》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基本的军事技能和军事素质,拥有良好的体魄、严明的组织纪律性、强烈地爱国热情、善于合作的团队精神,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后备兵员和培养预备役军官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目标
知识认知能力:使学生能够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大条令的主要内容、轻武器的战斗性能、格斗防护的基本知识与战备规定、紧急集合、徒步行军、野外生存的基本要求、方法和注意事项,掌握射击动作要领、战场自救互救的技能,学会识图用图、电磁频谱监测的基本技能。
综合素质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战斗素养,提高学生安全防护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判断和应急处置能力,全面提升综合军事素质。
四、课程教学方法
《军事技能》课程以训练模式为主,坚持按纲施训、依法治训原则,积极推广仿真训练和模拟训练。基于课堂讲授过程中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教师进行示范,学生开展相应的操练,主动联系理论知识开展实践。
五、课程教学内容与安排
以教学周方式安排教学内容
教学周
章节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
(主要知识点)
学时安排
教学方法
(仅列名称)
第一周
队列训练
12
演示实践
参观国家安全教育馆
4
参观实践
拳术训练
10
体验公共安全实训
8
野外扎营
野炊
6
信任背摔、徙手营救
第二周
龙舟竞渡、穿越电网
枪械分解结合、射击教学
轻武器实弹射击、拉练
急救技能(止血包扎、心肺复苏)
阅兵式、分列式、红蓝军对抗演习
六、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方法
本课程重视过程考核,围绕主要教学目标开展考核
(1)考勤 70%;(2)随堂测验和项目 30%
七、教材和参考书目
(一)、推荐教材
书名
作者
译者
出版社
出版年月
ISBN
版次
军事训练与民防教育
张国清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0-06
9787560843391
1
(二)、参考书目
上海市学生军训探索与思考
张国清,奚纪荣
2011-09
9787560846132
大学生国防教育读本:战争简史与军事科技
2012-04
9787560847955
八、学术诚信教育
本课程高度重视学术诚信,严禁抄袭、作弊等行为。
“在学习、科研、实习实践等活动中,学生应恪守学术道德,坚守学术诚信,保护知识产权,坚持勇于创新、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努力培养自己严谨求实、诚实自律、真诚协作的科学态度,成为良好学术风气的维护者、严谨治学的力行者、优良学术道德的传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