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作者王梓遇 周玉洁 葛剑洋责任编辑严静雯 高瑄
10月2日,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刘冀珑课题组在国际期刊《国际分子科学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发表论文,发现了人源细胞内细胞蛇的超分辨动态网状结构。这篇论文第一作者是生命学院2019级本科生方逸凡。在上科大,本科生都有机会加入实验室开展科研实践。方逸凡是如何加入实验室的?在本科学习阶段应如何开展科研工作?让我们走进他所在的实验室,了解本科生科研入门的秘笈。
想做科研要“大胆”
“方逸凡胆子很大,做实验敢于探索,更不怕花时间。” 刘冀珑这么评价方逸凡。他还记得新生开学典礼的那一天,在风雨长廊处,方逸凡拦住了他并加上了微信。刚刚步入大学校园的方逸凡并不“大胆”,甚至还有点“胆怯”,每次寒暄一番后才委婉提出见面的要求。几次联系后,刘冀珑告诉方逸凡,有事可以直接来实验室找他。于是,大一下学期,方逸凡便加入了实验室。
在2022级博士生励益岚眼中,这位小师弟刚进入实验室时想法挺多,虽然肯“埋头苦干”,但实验往往有“漏洞”。后来在老师和师兄师姐的带动下,他的科研工作越发成熟。“此次独立发表一作论文,也是前期经验的厚积薄发。” 励益岚说。
方逸凡研究的细胞蛇是细胞中的一种无脂双层膜的微米尺度细胞器。细胞蛇的组成单元,体外纯化的胞嘧啶核糖三磷酸合成酶(CTPS)纤维的冷冻电子显微镜结构已经被解析出来。他的研究主要针对一个问题:CTPS 纤维如何组成微米尺度的细胞蛇?是捆成一捆还是变成液态的聚合体?这需要实验来验证。
目前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交流的方逸凡对于论文成功发表感到非常振奋。在这项研究中,他设计了对照实验,研究了细胞蛇形成的关键位点——335位组氨酸的作用,通过测定细胞蛇的动态特征,通过STED超分辨成像获得了活细胞内细胞蛇的结构。最终他得到答案:CTPS纤维通过形成一种动态的网状结构构成细胞蛇。另外他还幸运地发现了一种细胞内通过“触手”结构运动的“颗粒”。
“我的导师刘冀珑非常注重本科生的科研实践培养,课题上的各种问题都可以和他预约时间进行讨论,他的眼光非常犀利,给予我很多宝贵意见。” 方逸凡说,“还有要感谢最初教我做实验的张子恒师兄,我有任何问题都会去找他讨论,每次讨论都能学到很多知识。”
管好实验室要“不管”
刘冀珑教授的实验室位于生命学院L楼四层。走进实验室,一股明快、轻松的气息扑面而来,一切都井井有条:工位置物架上的绿萝吊兰鲜翠欲滴,小冰箱上贴着主人的大头照;休息室内有书籍、沙发、咖啡机,墙上贴着实验室创始至今的张张掠影,甚至角落里还摆着一把吉他。
“我管理实验室的方针,就是两个字——不管。”刘冀珑笑着吐露这个大“秘密”。无论是“资深”博士后,还是新生“菜鸟”,刘冀珑鼓励他们放开手去做。“不管”可不是“不闻不问”,而是对学生的尊重和不干涉。“基础是师兄师姐手把手教的,”刘冀珑说,“但对课题的想法、关于你每天具体要做什么事情,我是不管的。”做研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他希望本科生不要有压力,有论文自然好,但这并不是硬性要求。“实验室里的氛围一直是轻松的,搞不懂、不会做、心态崩了,都没关系,大家都愿意帮忙解决。”刘冀珑说。
对此, 2020级本科生汪紫璇深有体会。她坦言,加入实验室后,生活终于有了“主线任务”,有了奔头。在师兄师姐的帮助下,她很快适应了实验室生活,克服了研究瓶颈,可以自己上手一些小项目了。当然,实验有了难题她也能找到帮手。“最近的实验比较有难度,花费也比较昂贵,而我相关的制剂不太会配。”在汪紫璇慌乱之时,另一位博士生钟嘉乐伸出了援助之手,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做科研没有高“门槛”
本科生和研究生做科研有没有差别?带本科生会不会更累一点?“初学者并不意味着不聪明。”刘冀珑表示,但一开始不要对本科生的要求和目标设定得过高,循序渐进即可。
刘冀珑组的本科生来源很复杂——既有临时起意跟着好朋友来看看的,也有早早立下相关科研志向的;既有被海报吸引主动联系的,也有作为刘教授导师组的学生“被动”得知的。但正如他们总结的那样:“只要敢迈出那一步,方式并没那么重要”。
2015级本科生、现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全奖博士生吴铮也在本科阶段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过论文。“一开始他也不懂,我们就手把手教他做实验。”刘冀珑回忆,吴铮与老师的交流都是“高质量”的,“每次他都‘有备而来’,准备了很多材料,提出很多问题。”现如今刘冀珑实验室里的骨干研究生很多都是在本科阶段加入实验室的。而另外一部分曾经的本科生成员,如今大多已去海内外知名高校继续深造。“本科生只要愿意去试,就不必担心专业知识不够用。”汪紫璇说。
勇敢,正是刘冀珑实验室对本科生的要求之一。刘冀珑介绍,他的实验室对本科生没有很高的门槛,但选择科研的本科生应当有热情,愿付出,能够享受科研的乐趣。对于研究本身,应该着眼于更具体的目标,而不能好高骛远。做好了准备的话,那就大胆上!“科研本来就是走弯路和试错的过程,没有谁是一开始就什么都会、什么都对。”刘冀珑说。
摄影:潘雨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