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力量”系列讲座 十问马克思

发布者:9月21日发布时间:2019-09-21浏览次数:417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哲学教研部八零后的肖鹏老师首先用一个轻松的对话吸引同学们的注意,他说,曾经的自己是一个对于政治和马克思思想非常抵触的理科生,但是如今的他却投身到自己之前曾经以为非常枯燥却实际非常有趣深刻的学科当中,他希望为同学们带来一场与之前传统政治课不同的讲座。

       肖老师认为,马克思在同学们面前不应该是被贴上一些教条式标签的人,他是非常鲜活而真实的。马克思作为伟人之前,首先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希望同学通过与马克思对话去了解马克思。

肖老师对于马克思的第一个问题是“马克思出生于什么样的家庭?”马克思出生于一个非常富有的中产阶级,父亲是律师,文学天赋极高,精通各种语言,母亲是荷兰犹太贵族,嫁给马克思爸爸的时候带有巨额嫁妆,一生都没有用完,还给孩子们分了非常丰厚的遗产。所以,马克思代表无产阶级,不和其他的革命者一样是因为仇富和狭隘的利己主义,而是真正的思考人类社会如何改进,为此他甚至和母亲和亲戚之间的感情出现嫌隙。马克思本可以享用自己的遗产安适地度过一生,但当他拿这笔钱去制作无产阶级报纸,甚至为了崇高的理想与亲人决裂放弃这一切时,他的品质才显得如此难能可贵。

第二个问题是:“马克思是德国人吗?”马克思出生在德法交界处特里尔,特里尔是在德法战争中被割让给德国的,不久之后,马克思出生。所以,马克思虽然法律意义上是一个德国人,但是收到了非常深厚的古罗马精神的熏陶,并在精神上对于法国具有认同感。

第三个问题是:“马克思的理想是什么?”马克思曾经在中学中写过一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文章非常精彩,被当时他的校长保存在学校里留存至今。马克思认为,职业应该是自己喜爱的、创造性的而不是机械的重复。他认为“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己的完美”“人只有为同时代的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到达完美”“如果我们选择了最为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做出的牺牲;那时我们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息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肖老师认为,马克思的理想一言以蔽之,就是“为人类求解放”,同时,肖老师认为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事同这种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肖老师认为,我们会对第四个问题感兴趣:“马克思是一个‘好’学生吗?”马克思的成绩无疑是特别的优异的,年少天才,但是难以管教,让老师家长都十分头疼。十七岁,马克思考入波恩大学,父亲为他选择了法律系,但是马克思对这个专业并不感兴趣,在波恩大学非常散漫,大一结束,马克思的父亲为他提交了转学申请,马克思进入柏林大学哲学系读书,柏林大学中弥漫着黑格尔当校长时的思辨思想,他的批判精神与从黑格尔中汲取的辩证思想让他迅速成长。马克思在自己的博士论文中潜在地提出了两个问题:我们怎样追求知识?我们怎样展开行动?同样,他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批判和革命,批判并非是无休止地反对,而是应该对所相信的所有知识进行求证。这种求学经历为马克思之后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马克思是怎么谈恋爱的?”是肖鹏老师提出的第五个问题。马克思18岁时与美丽聪慧的德国贵族少女燕妮订婚,二人青梅竹马,克服了许多困难,一直相爱到终老。

第六个问题是“马克思为何在第一份工作中陷入苦恼?”一开始马克思希望当一位大学老师,但是求职无果。马克思的第一份工作是报社的记者,因为工作内容与所学的专业——哲学相差甚远,难有关系,所以他开始思考是人们不够智慧去了解哲学还是哲学太过高高在上不够贴近人类,他认为是后者。哲学从马克思开始具有大众性。在作为记者旁听一次农民、资本家和政府三方参与的关于林木所有权的官司时,他意识到,这个案件的本质是权力分配与社会阶级的冲突,他认为黑格尔的哲学维护少数资本主义统治阶级的利益,而非是多数人的利益,他开始构思一种以无产阶级为核心的唯物主义哲学,但其强硬的措辞让刊载其文章的《莱茵报》收到打压,马克思也引咎辞职。

马克思为何与恩格斯如此合拍”是演讲中的第七个问题,恩格斯看到了马克思在报纸上的文章后给马克思来稿,二人的许多思想不谋而合,其中最重要的是,二人的理想都是人类的解放,其解放的力量来自于无产阶级,其解放的方式是批判与革命。马克思在恩格斯的文章中意识到,革命的重点不是在政治领域,而是经济领域,二人的相处时间逐渐增多,惺惺相惜,成为了不可分开的友人,共同编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本标志着唯物史观创立的巨著。

第八个问题是“马克思如何写作《共产党宣言》”。正义者同盟邀请马克思为整个同盟写一个思想纲领,这个思想纲领就是《共产党宣言》。恩格斯将这个宣言称作点燃欧洲这个火药桶的最后一颗火星。这个千言的宣言描绘了非常宏伟的横纵社会与历史的蓝图。

马克思对自己的评价是第九个讲座主题。马克思认为自己的特点是目标始终如一,对幸福的定义是斗争,这些都是非常具有马克思特点的回答。

最后,是自问,我们可以从马克思那里学到什么?肖老师认为,青年人的使命是像马克思一样练就过硬本领,像马克思一样胸怀远大理想,像马克思一样担当时代责任。最后也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这个简短的讲座中提醒自己永远不要忘记初心与理想,记住重要的是去改变世界。

期待同学们能够在十问中收获知识,收获信仰,获得信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