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科技之光”第十九讲——岁月如诗如歌:一个不断追寻的中国梦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7-12-26浏览次数:555

2017年12月20日晚上,我校特聘教授王明伟在教学中心102教室为我校学生带来了书院“科技之光”第十九讲,主题为“岁月如诗如歌——一个不断追寻的中国梦。王明伟教授同时也是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组长、国家新药筛选中心主任、国家化合物样品库主任、复旦大学药学院院长。

讲座从王教授留学归国的故事开始讲起,由上海药科所的发展历程和自己的奋斗史最终延伸到“中国梦”的追寻。94年回国的30位同行,只有两位教授选择了一直留下来,王明伟教授就是其中之一。从开始时在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的工作,到张江开发研制新药的协助工作,几经波折的他在市政府和国家科研机构领导的协助下最终选择在上海做科学研究,建设中国的大规模化合物库,为新药的研制和开发工作尽力。好不容易的新发现——非肽类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Bo5,研究过程却是布满荆棘:探索原理、鉴定结构、体外实验到体内实验。初次大型的跨国合作——丹麦Novonordisk公司的小分子药物研究合约的告吹,谈及昔日坎坷,王教授一笑而过,幽默的语句下隐藏了无数辛酸和努力。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王教授的付出逐渐收获了回报:08年获得的诺和诺德公司捐赠化合物464672种,为新药的开发研制提供了巨量资源;Peter K.Vogt教授、现任i-Human研究所所长史蒂文斯教授等友人的不断协助,促进了国内相关领域的发展。10年起解析B型G蛋白偶联受体的三维结构,12年末的重心转移,14年底成立的诺和诺德中国血友病研究基金,15、16年数篇在Nature上刊登的顶尖学术论文,越来越多的成就、越来越多的研究、越来越多的投资和越来越多的关注,都是药物研制愈发发达的证明,更是国家强盛的表现。谈到现今的发展状况,王教授的言语中流露出的是作为中国人的骄傲,纵使前路坎坷,依旧充满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谈完了自己的“中国梦”的追寻历程,王教授教导我们,科学家不是只懂科学的呆子。艺术领域,他协同友人对国家化合物样品库进行艺术设计并添置波塞冬神像等艺术品,引用王教授的原话说,“艺术源于创新,而艺术无处不在。”其余例如教育领域、政治领域、人文领域,王教授都用科学家的实例来证明科学家们的“无所不能”。有情操,有情怀,有追求,这是科研领域大成者的普遍素养,而在追“中国梦”的过程中,以这样的标准作为自我追求是科研工作者所必须的素质。“岁月如诗如歌”,是王教授对自己、对药物所追寻“中国梦”过程的总结,同时激励上海科技大学的同学们也要追寻这样的梦,要谱写属于自己的、如诗如歌的岁月篇章。









撰稿:朱演坤

摄影:许腾 郭陈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