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哈佛——记上科大学子在哈佛的求学时光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7-04-27浏览次数:2741

生命学院2014级本科生 顾世杰

开学不久我就发现其实我在哈佛学习的感觉和在上科大一样,每周很多内容。渐渐的,我发现这里的课程都没有教科书。我这个学期上“System Neuroscience”,“Introduction toBiomedical Imaging”“Introduction to Bioinformatics”,旁听 “Music 1”。教学内容都很灵活多样,阅读教科书理解概念只是在课上无法搞懂的情况下才是必要的,而这里老师都会很尽力让你课上就明白重要概念。Bioinformatics是个例外,虽然老师做了很大努力让我们明白,但是神奇的统计过程还是需要更多的课后思考。老师会给延伸阅读材料,但是这些阅读很专业,对于没有统计基础的学生来说,重新看看老师录下的课堂视频是很有帮助的。基本上这门课的理念也就是理解一些生物信息工具背后的概念,然后接触和使用这些工具。总而言之,我们熟悉的数理课类的阅读不在于教科书,在这里读的较多的是paper。对于Harvard的各种Neuroscience课,常规是一周两-三篇。当然,也不是所有课都有阅读。对于阅读量少的“Introduction to Biomedical Imaging”“Introductionto Bioinformatics”,“Hands-on”的练习就是主要的。

“Hands-on Skill”应该说是这里的课程的特点。Introduction to BiomedicalImaging简化了许多内容,但是围绕那些重要概念会先要求学生完成homework。老师给MATLab skeleton代码,然后再在Lab的课后练习中提升一些难度再来一次。Introduction to Bioinformatics的lecture讲完了所用的处理信息背后的原理后,通过homework让我们实际操练这些R语言的各种各样的package使用。不需要深究package背后具体的算法,搞清算法整体的思想是关键。我最爱的还是“System Neuroscience”每周的MATLab的编程作业,内容涉及神经通路的代码模拟,以及一些行为学研究所需要的程序编写,内容层出不穷,每周三都让我期待发作业的那一刻。

虽然每门课内容都很多,但是我感觉这里的老师对课程的workload都有明确控制。Bioinformatics的作业确实一份要很久,(20h+不是传说,我猜要30h+了,当然了,这门课是高阶的,研究生为主体。 研究生的课普遍比本科生重一个数量级。)。但是对于真的我们难搞定的地方(比如用学校的超级计算机做计算等),lab的TA都会教我们。老师也不愿意看我们太抓狂,只希望我们好好学到东西。“System Neuroscience”每周的matlab编程也不是一张白纸给你,都有详细的guide,有时候需要你自己查查documents,但绝不会直接置你于无数个documents,但是在关键步骤留有空白给你自己玩。这么多内容是学生的workload,也是老师的。上科大的课程几乎都是PI领衔,虽然老师已经尽力多元化课程,但是庞大的课程确实需要庞大的教学队伍。对于PI领衔的课来说,其他的模块,比如论文讨论,lab和matlab编程都由研究生和博士后具体实施,PI只是指方向。只有对于专业lecturer上的课,老师自己亲力亲为所有的教学环节。

虽然总体感觉哈佛的水平很高,但是有一点上科大绝对做得比哈佛好,那就是我们的导师制。这里的导师由lecturer担当的为多数。Lecturer固然沟通能力强, 但是PI显然更能帮到学生具体的专业问题的困惑,激发科研上的想法。我有时候依旧需要沈伟老师的advising,而沈老师时而发来的问候总让我感动不已。

当然,在这里博士后研究生以及本科生同学基本上都很乐意和你谈谈的,而且他们都无比聪明,每次的谈话都是思维体操,收获许多,同时,时间久了脑力会不够。

最后,其实这里读书的感觉和上科大的没有很大区别,整体workload真的没有和上科大差很多。随着课堂上勾起的电磁学、信息科学导论、线性代数、分子生物学的点滴片段,自己在上科大课堂里,自习室学习的记忆常常浮现。无论哪所大学,大学最终只能帮你到这,最后还是要靠自己。

Notes:我选的这三门课都是交叉科学,运用到很多数学和编程工具,大一和大二的基础课程(比如电磁学、信息科学导论、分子生物学等)真的很重要。




生命学院2014级本科生 钱乐琛

我是一个比较慢热的人。初次来到海外进行交流学习,美国的文化,哈佛的课程,顶尖级别的教授,不同肤色的同学朋友,我都小心翼翼的观察、模仿、学习。三个月的时间,从一切都那么新奇到渐渐融入其中,我将这其中的点点滴滴,与上科大相似的,与上科大迥异的,都记在心里。

我先主要讲讲我的三门课程。在上科大经历被课程压力狂如暴风雨洗刷过的同学们,一定觉得三门课,太轻松了,包括开学前的我也这么想。如果说上科大的七八门课程是让我们拓展视野广度,那么哈佛大学的三门专业课程是领略行业深度。我本着想要扩展知识面的想法选了三门生物分支里不太相关的课,这各有特色的三门课,让我有很新奇的感受:

1.FromCells to Tissue

这是一门干细胞课,当时开课的时候就要求小班上课,所以全班只有15个人。与其说是lecture,更像是seminar。课上老师会先介绍基础知识和概念,然后就会马上引入一些研究方向的课题以及近几年发表的学术文献,那才是课程的主体。老师会问,你们觉得这样的实验方法是否合理,实验结果验证了假说中的充分性还是必要性,你们能对于实验结果提出什么不同的interpretation,还有如果自己设计实验你们会怎么做。说来有趣,这节课,我们所做的就是把《Nature》、《Sciences》、《Cell》文章拉下圣坛,想着法子把它们批判一番。这给我全新的角度来看一些《Nature》、《Sciences》、《Cell》文章,世上没有完美的系统和实验,但是让我知道如何去考察一项研究做的是否周到出色,如何去更好的设计实验。这样的思维训练很有助于批判性思维,这应该也是对于未来要做科研的同学最有帮助的部分。课堂上教授总是抛出一个又一个开放性问题,美国同学不但踊跃发言还很能说,带着天南地北的口音但不阻挡他们的活跃的思路,一开始给我很大压力,但这个过程中给我很多启发。大学的教学应该更多的采取这种启发式的教学,而不是讲解和记忆教科书里的知识。毕竟教科书里的知识没多久就会忘,忘了可以翻翻教科书,也可以找谷子地里的哥哥嘛。而且教科书里的知识是十年前的,文献里的是两三年前的,要说最潮流的领域知识,要去各种讲座会议听。大学是应该训练思维的,让学生知道现有体系中的不足之处然后去改进,推动领域的发展。

这门课还有一个神奇之处就是要学生带全班读文献。文献提前发给leading的小组(三个人)和所有人,带读的小组要设计给全班的问题,然后组织课上讨论。只有当自己要去教别人的时候才会发现原来这也不懂那也没搞清楚,然后拼命查资料。小组三个人在准备设计好的问题的答案的时候,我们讨论挺激烈的,我觉得没有她们我自己肯定无法如此细致深入的去理解一篇文献。现在想起来还是觉得跟这么聪明的哈佛同学合作真是太美妙的经历了。我觉得这个形式真的很好,可以应用到上科大的课堂。上科大生命学院的同学也都思维活跃,眼光独特,这样的文献讨论说不定就能擦出奇异的火花。上科大《现代生命科学导论》的上课模式我觉得跟这个有点类似,我觉得高年级的专业选修课可以融入类似的教学方式,相信同学们会从中学到很多。

2.MolecularBasis of Behavior

这门课是分析讲解动物行为和神经环路之间的关系。教授会布置课前阅读任务,在课前就让我们阅读骆利群的那本《Principlesof Neurobiology》的指定章节。上课大概只有10分钟插播课本知识,然后就开始讲最新的研究,最新的技术。说实话,每节课都有我真的听懵的点。只好下课就冲上讲台问教授,我猜教授看到我都怕了。这门课每周都有一节两课时的文献讨论课,由教授组里的博士后带读。讨论课之前必须看完文献然后上课要抽签回答问题。抽签回答指定问题是个很损但是很有效的招,意味着我必须要仔仔细细全篇通读(点开paper发现是《Cell》时的我就像挖到了地雷一样)。所以我感觉我每周被逼迫着要读好多文献和课本内容,不过还真的是掌握知识最有效的方法。哈佛这里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读paper读的多!每周每门课都会给学生留paper去读。毕竟书本知识都很陈旧了,结合课本,多读文献是很有必要的。

3.Introductionto Computational Biology and Bioinformatics

这个课,真的是远看是老虎,近看是霸王龙。选课之前和上科大沈伟导师讨论了好久,在他的鼓励之下我还是勇敢的“上山打老虎”了。课上,ShirleyLiu讲解生信分析方法的原理,作业就直接让我们用R和python处理数据,以及上课内容相关的“hands on”训练。一开始觉得这样的教学模式太放养了,有点像信息科学导论当时的模式,几乎都要自己研究自己消化。有博士生助教上lab,每两周一次作业,一次作业全班平均耗时30小时以上。但现在回想起来感触很大,任何挑战都是会带来很大收获的吧,正是这种放养让我既涉略的原理,又掌握了操作,并且我已经不惧怕遇到不会的东西了,有事找谷歌。后来教授在上课时说到,这是做生物信息学的常态。这个领域日日新,新的算法新的package出来,初次使用就一定会遇到很多问题。要去网上查document,要上论坛问有经验的人,或者找同事朋友讨论,才能解决问题,一步步积累经验。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受到哈佛教授的用心。他们都是在为还未飞出象牙塔的雏鹰指点真实世界的模样,让小鹰们不会一起飞就被疾风骤雨扑倒。不过我还是怀念着上科大的导师制,还有本科生充足的课题组资源。在哈佛要加入一个实验室是拼实力+运气的众里挑一,在上科大很多课题组都对学生敞开怀抱,并会给耐心的指导。我虽然在沈伟老师课题组待的时间很短,但是我上神经课程时好多哈佛同学都不懂的知识点,我在上科大时就问过沈伟老师了,上课时心中暗喜。在哈佛,我越发觉得上科大真的很好,不论是教学理念,教学资源和学校领导、教授们对于学生的关怀,都真的是国际水平。人均教学资源绝对的远超哈佛呢。虽然知道上科大的人还不多,不过跟同学还有新认识的哈佛/MIT的博士生/博士后介绍上科大的时候都引来别人的惊叹,真是很自豪啊。



生命学院2014级本科生 朱灏龙

在查尔斯河畔学习的日子过的很快,每天的日程都格外充实,不经意间便已进入了三月的康桥。回想起过去近两个月在哈佛大学交流学习的经历,心里总会感到收获颇丰。

我于1月22日晚间抵达美国东部城市波士顿,并于次日随即开始了在哈佛大学的学习生活。在哈佛大学,每学期的第一周被称为“shopping week”。在这一周中,学生可以随意走访几乎所有的哈佛课堂,通过亲身体验完成选课。开学第一周,通过亲身走访、聆听了十余门课程,我对自己有报读意向的课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把握每一位老师各有特色的授课风格与知识核心,并最终按照自身需求完成了选课。

在哈佛大学学习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点便是课程鼓励学生全身参与的教学模式。哈佛大学的中高阶课程大多是本研一体的小班化课程,譬如我目前正在修读的三门课便都属于这一类别。除了常规的课堂讲座外,课程中还囊括了大量的讨论与课堂演讲环节。毫无疑问,这种通过交流、互动与探讨进行知识传递的模式是十分有利于学习的,其能潜移默化地引导、促进同学们一同学习、一同进步,有利于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与此同时,课堂的另一特色便是学术背景的多样化。具体地说,由于同一门课程的学生往往来自不同的年龄段,不同年级的学生对于相同知识理解的层面都各有独到之见解,再加上博士学生的本科背景往往也各不相同,这一特点也铸就了课堂讨论视角的多样化。当然不得不说地是,作为本科生若想真正在这种高水平的课堂上有所收获,同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顶级博士学生同台竞技,那将需要你格外勤奋的付出与努力!

一般而言,哈佛大学对于本科生的培养方案仅要求其学生每学期修读3-4门课程。这看似不多的学业压力,实际上却远远超乎常人的想象。在此,我们仅通过一门课程的阅读要求即可大致感受到哈佛课程的工作量。每门课程在课前都有大量的引导性阅读材料需要学生阅读;除此之外,学生还需仔细反复阅读课堂核心讨论材料;而在课后,教授还会列出大量的衍生阅读帮助学生加深对于知识点的理解。而至于说具体的阅读材料或是课程教材,哈佛大学的教学内容绝对称得上是学术前沿的典范。我所修读的三门课程虽然都有教授推荐的参考书目,但我们实际教学所使用的教学材料大都来自一线的学术期刊。诸如《Nature》、《Sciences》、《Cell》这样的顶尖杂志或许才更称得上是我们的核心教学材料。阅读学术期刊和研究文章同阅读书本教材有着极大的不同。对于书本教材的学习,大体上学生仅需要读完书本内的指定章节即可;而对于学术期刊的阅读,每篇文章背后都涉及到大量的参考文献和背景资料,这些材料往往对于原文的理解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换言之,教授所布置的一篇看似只有五页的文章,学生的实际阅读量或许都是数十页的体量。然而必须承认的是,这样高强度的一线文献阅读,对于相关领域发展动态的把握是绝对有效的。

在哈佛大学的学习生活常常促使我回忆起过去在上科大学习时光。相似的教学材料、互动式的小班教学模式、重思考轻背诵的教学理念……我能深深地感受到,在哈佛,老师的培养理念、授课方式、教学侧重点都与我在上科大所经历的颇为相似。我时常利用Office Hour或其他课余时间同哈佛的教授交流,有时他们也会间或问起我在上科大的学习生活。面对他们的好奇,我总会自信地向他们介绍起上科大与众不同的发展历程。从办学理念到培养模式,哈佛的教授们都表示认同和肯定。我也满怀憧憬,无比期待着上科大更好、更精彩的明天!

时间过的很快,我在哈佛的探索之旅已翻过了精彩的初始之章。相信之后还有更多的惊喜与挑战等待着我,让我去学习与体验,去感悟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