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俑上的“中国紫”:如何用科学方法考古——书院导师研讨课第四讲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5-03-30浏览次数:1233

2015年3月26日晚,书院导师研讨课 :兵马俑上的“中国紫”——如何用科学方法考古在书院一楼开讲,本次主讲的驻楼导师是我校物质学院特聘教授、中科院上海微系统研究所研究员刘志老师。

刘志教授首先从他偶然认识到一位兵马俑博物馆工作人员讲起,详细的叙述了他通过研究兵马俑身上“中国紫”的成分为BaCuO3,并与“埃及蓝”CaCuO3做出对比,从而引发出一系列的考古学问题:如果按照国外的考古学家的分析,“中国紫”是从“埃及蓝”演化过来的,这种工艺是从古埃及就传到中国的,那么,为什么我们的先人避简从繁的选用了钡元素而不直接使用钙元素呢?经过刘教授的多方研究,钡的冶炼温度需求较高需在800到1000摄氏度,这样的话想要做出“中国紫”就必须拥有高温的窑炉,以及熟练的铅催化技术。结合一些古典文献分析,就可以推测出,在两千多年前的先秦时期,我们的先人就已经拥有了温达800到1000 摄氏度的窑炉,和熟练的铅工业技术了。 从而,我们从一个看似平常的化学成分分析问题,以科学的角度对古代的文化进行了细致的考察。

在通过专业的手段分析了“中国紫”之后,刘教授又引申出了一个更切实的话题,究竟当代的本科生需要做些什么去实现自己的人生。正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本科生正处于一个丰富基础知识,和发展专业技能的衔接阶段,十分需要在导师的引导下往正确的方向不断发展。同时,我们还需要保持自信力,目前的中国科技领域,已经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正是人才需求量最大的时代,然而中国固有的教育制度的局限性,在无形之中或多或少地扼杀了青少年的创造力,作为上科大这所具有先进教育理念的高校学生,我们不能一味地相信他人的成果,而是应给以辩证的角度,用批判性思维去看问题,提高我们的自信力,用于探索我们自己的科学成果。

此次研讨课同学们深入的探讨了科学研究与考古发现的联系,并明确了本科生的发展方向,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之中,让大家沉淀下来,仔细的思考自己的目标,可谓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