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12月9日晚,学生心理协会举办了第二次的树洞培训,由预备树洞陪伴员、心理咨询中心助管、研究生导生、各楼层心理委员和层长组成的55名同学参加了本次培训。此次培训由上海电力学院心理健康研究教育中心副主任、上海高校心理咨询协会执行理事蔡雅琦老师为我们讲解如何从情绪识别及表达来谈情绪管理。
培训一开始,蔡老师便指出了一个现象:生活中许多人并不能准确的识别自己的情绪,甚至有的人对一些情绪抱有很大的误解,这也就导致他们难以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于是如何识别和认识不同的情绪是十分重要的。接下来蔡老师引出了情绪的定义:情绪是指个体受到刺激所产生的一种身心激动状态。情绪由认知、感受和行为倾向这三方面构成。当人们体验到一种强烈的情绪时,会产生呼吸心跳加快、出汗、喉咙发干等生理变化。因此我们可以根据人们的面部表情来识别一些情绪。然后蔡老师用一系列照片来向大家讲解如何通过观察脸部各个部分的肌肉运动来判定一个人的情绪,期间同学们都踊跃发言、气氛活跃轻快。
接下来,蔡老师着重谈到了对愤怒和悲伤这两种负面情绪的认识和管理。她为我们介绍了一种在面对自己强烈的愤怒时能有效避免冲突的方法——把“你讯息”转化为“我讯息”。“你讯息”的语言以命令、责备形式的语句为多,这样的语句语气强烈,容易引发冲突。“我讯息”的语言能够准确说出自己的感受,语气温和,更容易与别人沟通。因此更多的使用“我讯息”可以避免冲突、增加沟通。
蔡老师还说明,不应该用同情来对待悲伤或抑郁的人,而是要怀有同理心,与他们达成共情。共情是指了解别人感受的能力,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点:1、看到对方的情绪和需求。2、表达自己的感受。3、表明自己想要解决问题的诚意。4、给双方思考空间
培训期间气氛活跃,培训结束后也有许多同学向老师咨询提问。相信这一场培训能够为同学们提供有用的知识与建议,让大家了解到不同情绪和不同表达方式所带来的对自身和对他人的影响,相信经过本次培训,同学们能更好地在生活中调节自身的情绪,也能够帮助他们成为合格的“树洞陪伴员”。
撰稿:黄雨薇
摄影:朱梓越 徐文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