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我们有话说|湖北恩施一队王维箴:成为一个更加开阔的人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22-11-15浏览次数:37


图片

王维箴

本次社会实践我有幸担任了团队的队长,和老师同学一起前往美丽的湖北恩施。我与团队一起协作,通过和指导老师的积极沟通,设计了行程规划、课题方向和人员分工。在实践过程中,积极组织团队根据当地情况实时改变调研方法,使每个同学都参与了对村户的深度采访,同时成功组织开展各类活动,加强每一位同学的体验感。我个人独自或跟随团队,对当地多户村民进行了对话。以下,我将从队长与访谈者两个角度进行叙述,前者多反映此次组织的所作所为以及收获,后者以感想与对农村的一些认识为主体。


实践前的准备

报名湖北恩施作为实践项目的原因很简单,基地泉口村环境最为艰苦,离城市生活最远。我坚信君子不器,土地与农村的厚重与质朴以及农民“背灼炎天光”的辛勤劳作使我对农村有着发自内心的亲切。报名队长也是希望自己能在此次活动中锻炼自己,并且结交好友。出于对一件完整活动流程的好奇,我参与了活动前的所有部分,策划活动、计划预算、设计分工安排、课题的分选以及各种各样的琐事。我很快遇到了活动的第一个困难,交流。我事先并不认识团队的任何一个成员,因为疫情缘故,也没有办法开展线下的见面交流会。我在群里发送的消息无人回复,工作一度难以开展。在一点点地了解后,我主动联系相对积极活跃的同学,邀请周玉洁同学担任副队长一起规划,并将每个组组长的任务分配到具体同学手里。通过线上会议方式,共享当前进展和计划之后的安排,成功完成了对于行程、课题的敲定。我从一起工作的同学身上学到不少,包括对于积极主动地联系成员以及雷厉风行、集中力量完成任务。



遇到困难,挑战自我

  在抵达基地的第一晚,我组织每个课题组派出两位同学就自己的课题向当地的黄书记进行咨询。然而效果并不理想。因为缺乏对农村基本的认识,我们提出的大部分问题都有着不少理想的成分,例如针对老年人的福利政策,都是想当然地以为缺什么补贴什么,没有顾及财政等现实因素。指导老师张翼锋立刻对我们进行了指导,要求我们从农民的生存问题出发,调整调研方向。我受到很大触动,脑海中“实事求是”四个字不断出现。我想,倘若只是发一发我们设计的问卷获得一些花哨的数据,按部就班完成所有行程,交代一个学校完成的任务,那么这将远远背离我来到这里的初衷:认识农村并试图做些什么。我不得不大胆做出决定,放弃之前所有设想的课题,放低我们的姿态,认清我们本来就是对农村一无所知的城市学生,来到这里渴求认识这个世界的一部分,而并非拉开距离,走马观花式的游玩一场。我希望我们来到这里的任务变成“发现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真实比什么都重要,即使面临着报告无从下手的风险。幸运的是,我得到了老师的支持,也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尽管所有人参与调研会相对辛苦,但是从事后反馈来看,同学们也都珍视这次经历,团队的凝聚力也由此形成。我最担心的七天时间不够发现问题也没有发生,每一天都有意想不到的新的经历与相应的思考:例如本来去采访一家重病的五保户却被邀请到村委会成员家中,一谈就是两小时,又例如和开展支教活动认识的小孩子聊天,知道她的爷爷是村里的村医,并在她家人的帮助下上山访谈村医,再例如沿着山寻找村民采访,一路房屋都无人居住,却在山顶认识了独居的万老伯并相谈甚欢。通过此次实践,我愿意改变我的人生态度。把人生比作科研,要实事求是地认识现象,不形式化地糊弄、不害怕一无所成地去反复认识、试图提炼,要大胆抓住每一个可能的机会。这样的生活充满未知与精彩,也是我想要的生活。在为期七天的采访中,还有其他活动成为我难忘的记忆,例如第一天开会时被突然告知上台讲话、第一次采茶并得到茶农的高度肯定、第一次给同学们开会、第一次登台当着许多人献唱,我从一开始的紧张到后来的勇于表达自我,整个过程我都尽力地去准备,不一定说所有事情都出色完成,但我想也是认真负责了。总的来说,我感谢此次活动能够遇到负责并且同样愿意做出成果的老师以及积极参与的同学们。



所见所得与感悟思考

接下来的部分有关于我在农村具体生活与采访过程的所见所得以及一些简单的思考。第一天的采茶活动于我而言并不艰辛,五点起床登山采茶,看到五点的夕阳,只会让我感到温暖;呼吸着农村清新的空气,和同学们一起有说有笑爬一座山,会让我兴奋于认识两旁的农作物。让我真正觉得艰辛的,是我们的一时兴起,却是村民日日年年的一成不变,更重要的是,在后来的采访中,我听到村民亲口说出“今年干旱,收成不好,那也只能勒紧裤腰带,节衣缩食地生活”。农村与土地的厚重感瞬间迎面而来,村民们一张张善意的笑脸背后,有我们需要仔细发现的生存艰辛。采访当天早上,我们团队分散跟着三位指导老师走进农家。上午的采访持续了两个小时之久,由于担心同学们对采访的形式和内容还不太了解,晚上我立即整理了这户人家的所有采访信息,发在群里供大家借鉴。整理的过程我收获良多,杨家三代人是发展进步的三代人,杨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一辈子都在务农、打工,学历只到了初中,而他的女儿考上了武汉大学,将户口挪到了武汉,安定了下来,大儿子也在厂里小有所成,孙子学习成绩优异,小小年纪就跟着父亲到过许多城市开展了眼界。知识改变命运、勤劳致富是这家人真实的写照。通过对这户人家经济收支的整理,我第一次了解到一个家庭具体的消费,也真正了解到当前农民农业收入远不如外出务工收入。下午的访谈更是使我终生难忘,独居在山顶的万老伯让我钦佩,万老伯一个人就能种6到7亩地,是当地人均的4倍多,自己养的猪比别家养的重出一百多斤。万老伯更是掌握娴熟的建筑技能,位于山顶的一幢两层小楼是他一个人的成果。凭着一手精湛的建筑技能,万老伯曾去过17个省打工,甚至在上海修过4年的地铁。我本以为万老伯独居在家会十分孤独,然而他却说平日里无暇思考这些。顿时,一个超人般的形象立在了我的心中,然而这个钢铁般的意志却住在一个略微佝偻的矮小身躯里。我稍一思考,是什么让一个没有多少文化水平的村民的所作所为在我心里发自内心的尊崇,我想是生存。万老伯是经历过泉口村“坡改田”的,他们要做的,是团结起来拼了命在大自然手中讨生活。他们的方法或许不够科学、他们的方式也绝不体面,但他们却恰恰能做出让我们发自内心敬佩的成果。换位思考,难道我并不面临生存问题吗?作为独立的人,我不能依赖父母创造的生活条件,这些生存问题对我来说从未消失,只是在车水马龙的大城市,在高考、在大学中隐匿了起来,如果我不能意识到我的生存问题,我该如何以良好的状态来面临这些挑战。后面我们又采访到了村委会的谭书记,经过一些采访和组内交流,我们已经对泉口村有了大致的认识,可以先主任说出农户大致的经济情况和五保户数量等,因此更具体地提了些问题。如果说最开始以为扶贫已经解决了所有的贫困户,村子里可以进一步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向国家获得各种各样的支持,现实却是村民们还存在着返贫的现象。农村基层问题的复杂性显露无遗。我开始意识到,农村不仅要自上而下地通过政策发展,更重要的是自下而上,找准定位发展,如果自己连火炉都没有,国家再怎么雪中送炭也是无济于事。村子的企业家刘老板就将当地的茶叶发展了出去。恩施硒茶已经是足够成熟的名片,在央视上也频频出现。我看了刘老板的创业经历,多次聊过天,也两次参观过茶厂。不得不承认,作为企业家,刘老板是出色的,在改开前就能先人一步开起小商店,后来也是眼光独到在交通要道做起了旅舍,后来机缘巧合之下做起了茶叶生意,又不断地到外地学习,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更是帮助全村规范化种植茶叶,刘老板身上有一个出色商人值得学习的点。无论是南北、城市和农村或者是其他,中国因为人多并且有发展上的压力,往往是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也就会导致一部分地区或者是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绝不是一句空话,贫富差距的减小具有重要的政治和经济意义。农村发展产业就是如此,因为农民技术资料较少,当前的土地政策也是以家庭为单位小规模进行生产劳动,想要将产品在市场上竞争,就需要当地企业好好花心思下功夫,农村的企业家是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带头人的位置非常重要。所以从这个角度上,企业不仅仅是企业家的企业,因为企业的发展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地方企业是要有一定的回馈当地的责任与义务的。所以还是需要多培养泉口当地的企业家或者招商的外来企业更具有大局意识。


实践小结

整个实践过程,我都精力充沛,每天都有着用不完的力气愿意面对新的未知,我想这与当地的空气质量、自然环境不无关系,但更重要的是,在整个实践过程中,我很少站在个人角度思考得失:作为队长,我更多的关注团队的收获;作为一个对农村充满好奇的人和访谈者,我更多关注这里的一草一木与村民民生问题。我的胸怀远比在学校、城市来得开阔,对我个人而言,为集体付出是我理想的目标。愿此次实践能作为一个起点,我能成为一个更加开阔的人。再次感谢遇到的老师、同学、所有提供支持的村委会成员和可爱的村民们,以及开展实践课程的学校。

   

(图为王维箴与万老伯合影)



撰稿|王维箴

排版|钱映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