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强调,“希望广大青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
牢记总书记嘱托,2022年8月,上海科技大学师生来到云南省云龙县开展社会实践。云龙,得名于澜沧江“江上夜覆云雾,晨则渐以升起,如龙”,故名云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高原环境气候以及大自然馈赠给云龙的诺邓盐井,成就了高品质和富营养的云龙茶叶、诺邓云饼、诺邓火腿等特色产品。
交流座谈,共话情谊
8月16日,上海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吴强专程来到云龙县看望参加社会实践的师生。云龙县白庆武县长与上海师生们与座谈,介绍了云龙县脱贫攻坚的卓著成效,期待未来与上海科技大学开展进一步合作。吴强感谢云龙县委、县政府对上海科技大学社会实践工作的支持。他强调,上海科技大学的学生不仅要有创新能力、学习能力,更需要有社会责任感,不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社会实践课程让同学们了解国情和民意。他希望同学们要学习云龙人民荒山之上建家园的拼搏精神,脱贫道路上百折不回的奋斗精神,将来勇于担当使命任务,争做伟大事业的生力军,全心全意、用心用情为祖国和人民服务。当天,吴强和云龙县副县长田燕平共同为社会实践基地揭牌。吴强还拜会了云龙县委书记任敏。
调研产业,出谋划策
为深入了解云龙县茶产业的发展状况,同学们先后走访调研了佬倵县鹿龙塘茶厂、云龙县沧江古树茶厂以及宝丰乡大栗树茶厂,其中宝丰乡大栗树茶厂最具有代表性。云龙县宝丰乡大栗树茶厂坐落于海拔2200-2600米的澜沧江上游东岸的云雾山中,是云龙县茶产业的龙头企业之一,有“最接近天空的茶园”的美誉。
据茶厂创始人尹何春介绍,茶厂海拔高,阳光直射使病虫害难以生存,土壤为有机质丰富的黄棕壤,自然条件优异。1987年,茶厂的第一棵茶苗在海拔两千米的高山上生根发芽。全厂职工艰苦奋斗,持之以恒,把曾经的荒山建设成为如今绿意葱茏的茶园。茶厂肩负起龙头企业的责任,带动全村脱贫致富奔小康;在市场竞争激烈的当下,他们将茶产业与旅游业结合,拓宽发展新渠道,为长远发展增强竞争力。
当得知大栗树茶厂的电商网络营销系统正在建设,刘冕涵同学利用所学知识,积极为厂家出谋划策,提出了“制作附加茶品,扩大客户群体”的建议,受到厂方的积极肯定和采纳。
乡村支教,教育帮扶
深入基层才能见发展,情谊相通方可见真章。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而乡村教育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内容和关键突破口。在检槽乡完全小学,同学们看到学校基础设施得到了翻新与扩建。在当地政府和人民的不懈努力下,学校由“坡上”扩建至“坡下”,大大增加了孩子们的活动空间。学校综合楼里的音乐教室、计算机机房也焕然一新,当地的教育综合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
吴强一行走进一间教室,云龙社会实践队队长张晓夏正在给学校的孩子们开班会,畅聊自己的求学经历,分享初中各学科的学习方法。在这里,可以真切感受到当地同学们的求知渴望和上科大“老师”的授课热情。吴强鼓励上科大的同学们精心备课,以热情的温度、知识的广度和严谨的态度投身到支教活动中。
回顾历史,感悟艰辛
师生们来到云龙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从“抗战桥”功果桥的历史风云中,体会到万众一心、坚韧不拔的抗战精神;从云龙先民一心一意做火腿、历尽万苦种山梨中,看到不忘初心、矢志不渝的创业精神;从高原种茶的不断探索和农民生活的不断改善中,看到当代云龙人苦干实干、全力奔小康的脱贫攻坚精神;从云龙县近几十年基础建设、政治经济、教育卫生、生态文明、民族法制等多个方面取得的成果中,看到了国家与各地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多方帮助和大力扶持。如今,摆脱贫困后的云龙县后发优势明显,今年前两季度县GDP位列全州第一位。
在云龙县首个红色文化传承教育基地,位于检槽乡检槽中学内的云龙县人民政府办事处革命旧址,同学们系统了解了云龙县的红色历史,对我国西南地区的解放历史和脱贫攻坚成果有了更深刻认识。
通过这次实践教育,同学们更加清晰地认识了云龙,更认识到在广袤的祖国大地上,无数乡村正在振兴之路上奋力地奔跑。
指导老师:孙伟、孙建龙、司唯、刘晓燕、殷树、李磊、王瑞
摄影:陆沈欢、荣蓉、王泽家
视频:赵清澄、周子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