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匠人,感传承之美;忆变迁,品剪纸之味。
时维八月,序属仲秋。上海科技大学实践团队师生来到宁夏固原地区,采访民间剪纸艺人,学习当地文化风俗,深入调研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工艺的发展现状和特点的同时, 开展民情调查和劳动实践。
创新转型,传统剪纸与现代艺术的交融
8月16日,团队23位师生前往六盘山文化城,拜访了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民间剪纸艺人王生贵。王生贵从民间剪纸的类型与表现手法说起,详细介绍了民间剪纸的几种艺术手法和构思方式,给予了我们关于民间剪纸文化深刻解读。
在他的剪纸作品里,题材寓意的选择大多都回应了当今民间剪纸的使命和时代任务,这些作品所展现的不仅有其高超的剪艺,还有独家的创作意识和设计思维。他提到,与传统的民间剪纸相比,配色剪纸、彩色套色剪纸这类在传统剪纸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现代剪纸,可以让内容表现更加丰富,主题更加鲜明——通过多层纸张的上下空间关系和颜色关系创造出更生动丰满的剪纸形象,是民间剪纸借鉴现代艺术来提高自身的艺术感觉的优良示范。
传统文化剪纸有其内涵与价值,但也在当今面临挑战。由于经济价值和时间投入不对等,剪纸自身的工艺特点所决定的长生产周期,在工业化制造面前不占优势,剪纸传承所面临的“没有市场、没有经济价值、没人”等问题,在农耕文化逐渐远去的背景下,是否需要进行观念改变、技术整合,从而进一步承载起新民俗,刻画新的时代故事,成为当今民间剪纸能否获得新的生命力的重要问题。
坚守初心,剪纸亦是一种人生的修行
8月17日,团队师生来到泾源县六盘山镇东山坡村拜访剪纸艺人姚治富。81岁高龄的姚老先生是固原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剪纸的传承人,也是红色故事的讲述者。
伟大的技艺,自是需要伟大的匠心去传承。当同学们问及学习剪纸需要何种素养之时,姚老感慨万千。他反复强调,学习剪纸最重要的就是耐心,甚至于忍耐力。所谓匠心,无非于细微处见真功夫,于世俗处脱凡尘,耐得住寂寞,受得住蜚语,守得住初心,方能于方寸间成就伟业。
于红纸上翻飞起舞,古老的剪纸艺术带给我们的绝非仅仅是视觉上的震撼,更是心灵上的冲击。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同学们于剪纸中收获了人生处世之真理,此谓曰:“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锻来。思立揭地掀天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文明薪火相传,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至今的剪纸工艺,应当在价值定位上被重新安放,踔厉奋发、踵事增华;而这些“在衰落遗失的边缘坚守,在快捷功利的繁荣里”坚持的匠人,也当有更明朗的出路。
忙走山路寻新计,闲访老者问民生
师生们先后前往了被誉为“六盘山第一村”的红崖老巷子民俗村和东山坡村。“千年隆德县,百年老巷子”,村中散落的农家客栈、红色遗迹和剪纸作坊无一不诉说着旧迹的神秘与沧桑。身置其中,只觉这西北古巷比江南的秀丽温婉更多了一份豪迈铿锵。
在东山坡村,在宁夏师范学院同学的协助下,同学们对村民进行了随机采访。令同学们啧啧称赞的不仅仅是田园闲趣,更有固原人民纯正朴实的民风。经过实地走访调研后,团队完成了调研问卷60余份。
见证昔日辉煌,感受丝路华章
8月18日清晨,细雨霏霏,古城墙样式的宁夏固原博物馆朦胧肃穆。在讲解员带领下,师生们参观学习了“千年固原,丝路华章”主题展览。从史前时期到金元明清,从墓葬文物到古迹遗址,固原厚重的历史文化长卷在队员们面前徐徐展开:先秦的铜柄铁剑,青铜铭文戈;汉代的绿釉陶奁,中西铜镜;北魏的漆棺画,波斯银币;北周的鎏金银壶,凸钉玻璃碗;唐代的镇墓武士俑,胡旋舞石门……队员们加深了对固原灿烂历史文化的理解,学习到了古代丝绸之路上持生生不息的政治交流、经济往来与文化融合,也充分认识到宁夏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巧手妙剪,纸上生花,开掘精神河床,寻找心灵原乡,以此为根基的中国古老的优秀传统文化定能向着更加开阔的天地奔涌而去。
指导老师:范高峰、杨晓瑜、杜丽丽
摄影:严泽、沈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