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延安社会实践|红旅峥嵘解新意,击鼓裁章忆旧缘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22-08-25浏览次数:764

81517日,上海科技大学社会实践延安小分队27名同学,探寻红色文化,调研当地民风民俗的传承与保护,传承红色基因,体验独特文化。

探访革命旧址,追寻红色足迹

为了感悟延安精神,传承革命精神,816日清晨,师生们前往枣园革命旧址。整个旧址依旧保持着当年的原有风貌,榆树柏树林立成荫,环境幽静肃穆。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师生们参观了机要室,了解了党的机要工作发展历程;在苏式小礼堂,倾听党的领导人在此做出的各项重要决策与历史故事。居住区里,师生们瞻仰了毛泽东、朱德、刘少奇等曾居住的窑洞旧址,观摩他们使用过的生活用品和珍贵的相片,设身实地体味先辈们当年的艰苦生活,深刻学习传承延安精神中吃苦耐劳、坚毅顽强的宝贵品质。在同学们的盛情邀请下,工作人员一首陕北民歌,让师生们体会到了陕北人民特有的磅礴不屈的生命张力。

随后,师生们来到杨家岭革命旧址,这里有召开了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的中央大礼堂,这里诞生了许多伟大的理论著作和重要决策。他们探访毛主席亲手种植的菜园,为躲避轰炸修建的防空洞,感受体悟党的领导人自力更生、一心为民的艰辛与坚毅。



深入非遗保护,体味民俗文化

817日,团队师生来到安塞民俗文化馆,参观了剪纸、农民画、民歌、腰鼓、陕北说书等展厅,了解了安塞传统民俗文化,观赏了珍贵的出土文物。同学们兵分几路,分别前往街头分发问卷,调查当地旅游交通情况;观看陕北说书,切身体会当地文化生活;对副馆长,以及剪纸、安塞腰鼓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进行采访,深入了解民俗文化传承情况以及相关旅游业发展。



安塞腰鼓作为安塞地区重点保护文化,在安塞地区大小表演不计其数,国内外大型表演每年更是多达三十余次。同时安塞腰鼓对当地旅游业也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疫情前安塞的腰鼓村每年都会有五六万人前来参观。

据腰鼓协会秘书长高赛东介绍,目前腰鼓文化的传承已由传统的师徒传承转变为对当地青年的普及教学。在“非遗进校园”的政策下,由政府出资赞助的教练团队(腰鼓协会),每年会对高中毕业生进行免费教学。在安塞当地的小学,安塞腰鼓也正式作为体育授课内容,走进课堂,融入生活。采访团队同时了解到,中央文化部会每年组织联系海内外文化节,并派遣安塞腰鼓团进行巡演。“远至德国柏林的旅游文化节也有我们的表演团队。”高赛东自豪地说。

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塞腰鼓在时代的发展中仍坚守着传统。“每一个村,每一个地方,动作和舞姿都是不同的。表演中我们加入了现代灯光与特效,但是比起这个我们需要的是对没落的古老舞姿的备份与传承。”

采访小组来到安塞剪纸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余泽玲的工作室。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满墙陕西传统绘画和剪纸作品。无论是锦鸡、白兔,还是人物、生活场景,无不涉笔成趣。

政府的扶持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肥沃土壤。自上世纪末开始,陕西省便在文化馆开设培训班,不但完全免费,还提供一定补贴。除此之外,政府还会提供宣传支持,带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参加或举办展览会。

传统手工艺品的销路略显狭仄,一方面是手工艺人不擅长使用互联网科技,另一方面还受到现代工业的冲击。机械雕刻几分钟便可生产几十份“剪纸”,而手工剪纸创作出一幅较复杂的精品却需要两三小时。这也导致了手工剪纸价格远高于机械雕刻,但与机器雕刻相比,手工剪纸在细节上更显精致。

为更深入了解剪纸的传承,采访小队亲身体验了学习剪纸的过程。安塞剪纸不打草稿,不拘一格,从心出发,一气呵成,正所谓“心里有,眼里就有”。剪刀在老师的手中如绣花针一般灵活,片刻便剪出了一只美丽灵动的蝴蝶。



安塞各式民俗文化的传承,承载的是沉心静气的工匠精神。安塞有着肥沃的文化传承土壤,滋养着传统文化这颗巨木,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给它一片更广阔的天空,让更多、更广、更远的人们都能看到,尝到它结出的累累硕果。我们期望在接下来的调研中了解到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更为丰富的面貌。



指导老师:林照博、王斯楠、李笑风、曾丽婷

摄影:蔡与是、张钰、周稚杰、史雨、沈茗祥

视频剪辑:蔡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