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 | 新茶泡作山水色,汗水换得村民情——湖北恩施小分队走泉口助扶贫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19-08-16浏览次数:2725

7月25日,上海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湖北恩施小分队30名同学由陆疌和袁婷两位老师带队深入群山,来到了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沿渡河镇泉口村,开始了为期11天的实践活动。7月29日,江绵恒校长专程赶来看望恩施小分队的同学和老师,学校物质学院刘志、生命学院许文清、信息学院虞晶怡、iHuman研究所刘志杰四位教授陪同参加。

期间,小分队深入当地开展调研访谈,了解居民生活与经济发展现状。基于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同学们积极为当地乡村振兴提出具有可操作、可推广性的发展建议方案,助力泉口及其周边地区的脱贫进程。

共话泉口未来发展实践艰苦奋斗精神

恰逢小分队开展“泉口精神,历久弥新”主题活动,江校长一行兴致勃勃地加入到同学们的队伍中。

村委书记黄婵娟首先介绍了泉口村的基本情况。该村位于长江以北、神农架南麓,距离沿渡河镇政府驻地10公里,总面积 22.6 平方公里。全村现有村民657户,共计2310余人。村民以汉族为主、土家族为辅,主要产业包括茶叶、养殖和种植。沿渡河镇党委书记黄祖贵介绍了泉口精神、产业现状以及扶贫攻坚工作的重点及问题。之后,陈发冰老人作为一名“时代亲历者”,深情回顾了50多年前在张植弟同志带领下泉口村“坡改梯”的奋斗史。小分队成员池名轩作为代表发言,感谢泉口村委及当地村民给予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大力支持。

座谈中,江校长十分关心当地扶贫工作情况。据当地负责人在座谈会上介绍,当年泉口人民不懈奋斗,完成了口粮自给自足的伟大壮举。但如今,泉口村不能止步于“吃饱饭”,而是要通过发展经济,让当地人民的生活“奔小康”。这也是此次同学们社会实践中应重点思考的问题。江校长认为,泉口村要发展,应先从解决交通问题入手,然后再从旅游、通讯、医疗、教育等各个领域全面切入,迅速扩大整个村的经济生态。此外,应当考虑把城市资源引向农村的同时,进一步发掘农村自身资源。江校长希望同学们要正确看待现阶段中国社会发展不充分、不均衡的基本国情,鼓励同学们可以从这方面入手开展调研工作,深入思考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见解。

随后,江校长和同学们一起参观了泉口精神纪念碑,实地了解了时任巴东县党委书记的张植弟同志如何推行“坡改梯”运动,实现泉口村粮食产量飞跃,让泉口村从一个“吃饭靠公社、用钱靠贷款、穿衣靠救济”的贫困乡变为可以向国家交余粮模范村的感人故事。同学们把“泉口精神”也牢记心中,就是“弘扬泉口人民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造福子孙的奉献精神”。

江校长一行还与同学们一起走村入户,探访了村中心卫生室、看望慰问了生病的学生,参观了同学们的住所。晚上,江校长还和大家一起促膝交流,听取同学们的见闻和感悟。白天正逢当地最热时节,气温高达39℃。老师和同学们踏着碎石山路,浑身上下被汗水浸透;入夜后,初来乍到的同学们两人挤在一张床上,既要忍受高温,又要备受虫蛾困扰。即使如此,大家却毫无怨言,都觉得泉口的住宿条件和工作环境让自己切身体会到了“艰苦奋斗”的意义。

江校长对同学们不怕苦、肯吃苦的精神表示赞许,勉励大家继续努力,在保证安全健康的前提下认真完成好既定的调研任务。江校长语重心长地把学校设置“体验艰苦、了解国情”社会实践活动的初衷和意义向同学们做了介绍,希望大家在校期间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学成之后才能更好地回报社会,做一个有担当、有社会责任感的有为青年。

在校领导的关心启发以及当地各方的帮助支持下,采访组的同学们迅速拟定了此次调查采访的重点:茶产业、居民生活情况和泉口精神。针对每个重点,大家设计了一系列问题,精心准备了调查问卷。

【寻访茶园参观茶厂】

为了掌握当地茶产业发展现状的一手资料,同学们跟随村委会的干部翻山越岭,体验全村地理环境、寻访对比新旧茶园的发展面貌。

走访中,小分队成员了解到泉口村是一个多种农业共同发展的地区,在多作物共同种植方面有许多值得探索的地方。同学们还了解到了村里茶叶种植的分布和品类。在“茶叶大户”的带领下,大家参观了由其一手创立的“神泉茶叶工厂”,听取了茶叶生产工序和制作工艺的介绍。神泉茶叶是无公害种植、纯手工采摘,所以品质非常高,收到了许多大客户的认可。但是,由于该产业起步较晚,公司缺少文化底蕴,一直没有打出自己的品牌,发展上较难有质的飞跃。此外,目前已有的茶田较为分散且资源稀少,而新的茶田又尚未成熟,加之厂房设备有限、后续资金缺乏,因此茶厂的生产规模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探访居民深入了解生活情况】

为确保问卷内容具有针对性、采访效果达到预期,小分队采访组的同学们在7月26日傍晚对村周边农户特别安排了一场“预采访”。预采访不但让大家提前对村落的民生情况和风俗习惯有了大致了解,而且还进一步充实了问卷内容,对一些问题的提法和定位做了及时调整和增补。此外,为确保现场沟通顺畅,小分队还特意改进成员分组,每组配备至少一位湖北或四川同学担任 “方言翻译”,并保证至少一名摄影组人员跟队做好影像资料的记录。

7月27日清晨6点,小分队分成6个小组,分别前往关庙垭、观音坪、胡家梁子、韩家老屋等地开展实地调研。

接受采访的大多是一些老年村民。比如,一位婆婆从她的小孙子患病只能赶去镇上打针说起,提到了当地交通不便和村卫生医疗条件缺乏的问题。老人表示,如果村里的交通、医疗方面有所提升改善,就会有更多的孩子能够“后顾无忧”地留在村里,而不用跟着打工的父母一起在外面奔波;还有一位大爷,从本地土地贫瘠问题谈起,认为除了种些红薯玉米保证自家食用外,其他的土地资源唯有发展茶产业,才能达到改善生活的目标。他对村里眼下全力发展茶产业的做法非常赞同,对未来生活质量的提高也抱有希望。

除了走访村民外,同学们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村里部分老人奉献爱心。之前,同学们了解到,村里为“水、电、路”不通其一的贫困户建设了安置房,然而工程结束后仍有建筑垃圾堆放在内,导致住户无法搬入。当同学们得知贫困户中有不少是孤寡老人时,二话不说自发地帮助老人们打扫房屋,清理垃圾。经过一番努力,安置房变得干净整洁,同学们的辛勤劳动得到了老人们的由衷感激,还提出与同学们合影留作纪念。

【探访神农溪旅游资源】

为了做好当地未来第三产业项目发展攻略,小分队全体成员沿着神农溪,从上游走到下游,实地考察了神农溪沿岸的旅游资源。沿途行进时,大家时而可见一些游客乘坐皮划艇参与漂流项目。神农溪多激流险滩且深浅不一,素有“一里三湾,湾湾见滩”之称。所见参与漂流的游客虽然数量不多,但他们都给予了这片“漂流宝地”高度评价。此外,沿途中两岸绝壁上的悬棺让同学们了解了土家族两千余年历史的丧葬习俗和民俗文化。

神农溪流往长江的水路,是千百年来当地人民探索开发、联系外部世界的唯一通路,而旧时的豌豆角扁舟就是神农溪畔人家的“双脚”。如今,高速公路的修建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崭新的长江大桥成为了连接巴东南北的纽带,而这条水道也由旧时的交通要道转身成为满载历史与文化的旅游资源,对推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分别的时刻终于来到。回想起初来泉口时举行联欢活动的当晚,受邀的当地孩子和家长与上科大同学们互动交流,气氛活跃、场面热烈,同学们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和友情。此时,大家心中油然而生的更是一份不舍与牵挂。临行前,小分队成员对接待并提供住所的农户们表达了深深的感谢,向他们赠送了精心准备的小礼物并合影留念。

8月4日,小分队踏上归途。巴士在蜿蜒的盘山公路上行驶之际,虽然眼前的村落渐渐远去、融入群山,但神农溪的一汪清绿和泉口村民艰苦奋斗的精神却永远地留在了每一位同学的心中!

 

视频链接:https://v.qq.com/x/page/c09146k1xs7.html?pcsharecode=4nppGpgV&sf=uri


 

撰稿韩嘉祺 蔡启辰 邹妙雯

摄影朱轶尧  赵世涵  张誉予  夏江婷  戴圣琪

视频:李 震  朱轶尧

带队老师袁 婷  陆 疌

队员名单

黄凌云  夏江婷  田 成  王 斌  朱一涛  孙博延

匡恺琦  陆启衡  张誉予  韩嘉祺  周尤佳  朱轶尧

高 天  蔡启辰  池名轩  姚依浓  朱奕辰  戴圣琪

孙润秋  沈宵伊  赵恺欣  方知宇  邹妙雯  栾童舒

邹思源  张瑞芸  韩诗雯  赵世涵  李 震  陈秋实

 


上海科技大学2019暑期社会实践纪实

《暑期社会实践 | 仰望星空的造梦者——四川德阳小分队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暑期社会实践 | 志向苍穹路多艰——贵州平塘小分队支教调研纪实》

《暑期社会实践 | 古道热肠延安行——红色文化革命精神薪火相传》

《暑期社会实践 | 四川凉山小分队:一张课桌三代梦》

《暑期社会实践 | 云南宣威小分队:希望的火种,燃起在这片红土地》

《暑期社会实践 | 探索江西丰城发展乡村旅游的机遇与挑战》

《暑期社会实践 | 竹杖芒鞋轻胜马——云南挖色小分队探访白族村落文化传承现状》

《暑期社会实践 | 雅砻江边金芒香——“青春热风”吹入四川攀枝花》

 《暑期社会实践 | 上科大四川雅安小分队赴飞水村,深入了解红心猕猴桃产业困局》

《暑期社会实践 | 甘肃天水小分队支教助学,通识教育点亮人生》

《暑期社会实践 | 见证杭州湾发展足迹——于展馆回溯历史,于企业探寻未来》

《暑期社会实践 | 此心“鞍”处是吾乡——辽宁鞍山小分队实践活动纪实》

 《暑期社会实践 | 为西吉带来希冀——宁夏固原团队工作有序开展,调研高效深入》

《暑期社会实践 | 上科大安徽泾县小分队:有爱,有趣,有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