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K79的汽笛声,上海科技大学暑期实践活动云南挖色小分队踏上了赶赴云南的征途。月光把天空照亮,洒下一片银光缀满了铁轨,遥远的挖色正在前方等待着上科大同学们的到来。
历经40个小时的火车和7小时的大巴辗转后,上科大云南挖色小分队终于抵达了挖色中学。以“白族的文化保护与传承”为题的调研走访活动也就此拉开序幕。根据不同的研究方向,此次小分队共分三组,分别赶赴多地开展活动。
第一小组——研究方向:白族传统节日与古建筑的保护传承
天空微雨,公路两边水稻青青。第一小组以“白族传统节日与古建筑的保护传承”为主题,前往附近的大成村进行走访。两侧的农田不断从身后退去,走过村口的匾额,踏着雨中不平的石子路,大家在一片犬吠中进入村落。
村中仍保持着传统的建筑形式——前有壁画,上有照壁。首先到达的是财神庙。在采访中,同学们了解到庙宇屋顶的构造与动物雕塑的象征意义。随后,队员们前往了大成武庙和崇福寺,其中,崇福寺作为开山寺庙,见证了当地两千多年的风雨。
在聚焦传统节日的主题采访中,一位白族老人细致的讲解让大家逐渐对当地的一些传统习俗与节日由来、庆祝方式与传承等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当下,虽然大多数传统节日得以保留,但风俗与含义却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惜的是,随着年轻人的外出与社会风气的变化,一些旧时的习俗也日趋没落,逐渐消失。
傍晚时分,第一小组的队员结束了村中采访之时,大家纷纷感到如何对旧时美好事物加以保护与传承,是当代青年人任重道远的艰巨使命。
第二小组——研究方向:白族传统习俗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第二小组展开了以“白族传统习俗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为主题的走访活动。
也许是因为火把节的临近,采访中两位户主都不约而同地将火把节的习俗作为主要话题。有别于普通的日常生活,在火把节前后,白族人民会准备节日用的火把,祭天敬神。出门在外的子孙们也会在这一天回到家乡,与家人团聚。据老一辈族民的说法,过去火把节时还会举行赛马活动。村民们穿着特色的民族服饰,骑着马儿唱着民歌,一路奔向洱海边。如今随着村镇越来越现代化,赛马风俗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途中,第二小组的队员有幸采访到了王富老先生。交谈中,大家了解到,由于受到汉语和缅甸语等外来语的影响,如今的“白语”已经发生改变,年轻人之间的交流更是以普通话为主。这不禁让人想到,随着老一辈村民的离开,“白语”是否将濒临绝迹,消失于历史长河中?
一天的采访过后,同学们感到:除了一些特殊节日,白族人民现今的生活与其他城镇居民并无太大差异,一些独有的文化传统和风貌习俗也正随着乡村城镇化的推进而渐渐消逝。有没有一种方法,既能让白族人民共享现代化带来的便捷生活,又不失特色民族文化本色?这正是此次同学们前进探寻的方向。
第三小组——研究方向:白族特色刺绣工艺
伴随着蒙蒙细雨,以刺绣为研究主题的第三小组开始了一天的探访。赵阿姨是挖色镇当地的居民,她操着地道的白语,热情地为大家展示了她亲手缝制的精美刺绣作品。一双鞋要花上半年,一副《清明上河图》需一年缝制,一针一线组成的不只是艳丽的图案,更凝聚着缝制者的耐心、对美的追求以及对传统技艺一丝不苟的虔诚态度。
第三小组队员了解到,一直以来,白族刺绣技艺采取的一直是“师徒传承”的模式,即由长辈对晚辈手把手教学。但遗憾的是,这项技艺在年轻人中几乎没有得到传承。目前,老一辈人也往往以子女能在外创出一片事业而感到自豪,并不会强制子女学习刺绣。因此,技艺传承的断代,成了当下亟待关注的问题。
由于恰逢一家喜得贵子,同学们被热情好客的挖色居民邀请参加中午的宴席。一桌饭菜,鱼肉俱全、浓香四溢,其中,一道名为“生皮”的特色菜最让人大开眼界:生猪肉配上特制蘸料,入口丝滑、唇齿生津。来人即是客,落座便吃,吃完就走,好不潇洒,引人向往。
在这里,没有深入浅出的教科书,也没有考据清晰的古本文献,更没有汗牛充栋的博物馆,但大家却能在连绵不绝的阴雨中,怀着“竹杖芒鞋轻胜马”的豪情,走遍挖色中学附近的村庄,一家一户地进行采访与调研。大家从最初的语言不通,到如今的“白语专业八级”,从当初对书本资料的依赖,到如今在当地老人的轻语中,窥得一个民族历史与文化的传承,从当初象牙塔中的青年,到如今希望为当地人找到一种关于现代化与文明传承解决方案的踌躇满志……
走访仍在继续,调研还在深入,接下来的几天中,我们的文化之旅路还远、情还长。
撰稿:刘 嘉 戴启元 胥欣汝 陈玺朵
摄影:单奕诚
带队老师:李夏军 赵晓文
成员名单:
李晓阳 马一滔 胥欣汝 蒋依婷 朱 琪 季 宸
黄修远 单奕诚 李 淼 石 骋 丁润宁 陈天素
孙宇祥 邹依琳 陈怡珺 刘 嘉 黄河清 陈依舟
陈玺朵 徐嘉慧 黄裔童 刘芊渝 孙灵瞳
陈亦博 贾 磊 李正阳 薛超午 戴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