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白族文化——暑期社会实践云南挖色小分队活动纪实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07-27浏览次数:21167

白族文化的守望者——云南挖色社会实践前期活动纪实

在路上

7月16日下午,上海的太阳依旧那么毒辣,丝毫没有为我们放行的意思。但是我们依然如期相聚在上海南站的候车室,印有“苍耳”的白色T恤成为了候车室一道亮丽的风景。让同学们更为欢欣雀跃的是,我校副校长兼教务长印杰老师也拉着行李箱出现在候车室,他要与大家一起摇着40+小时的火车前往实践地。就这样,我们拖着笨重的行李箱,满怀着期待,踏上了属于我们的征途。

“征途”这一词并非空穴来风,对于很多同学来说这可能是第一次体验绿皮火车。相对于高铁,绿皮泛光的油漆带给我们一种复古的体验,一种慢生活的体验。想象中,我们可以坐在窗边,静静注视着一个方向,等着美景如电影画面一般,一帧一帧飞闪过。可是刚刚乘上“挖色号”列车,车厢里面弥漫的热气,笼罩在身体周围,汗水瞬间钻出毛孔,划过面颊,浸湿了我们的标志。但是面对新环境的兴奋战胜了恶劣环境所带来的烦闷。同学们聚集在走道上,或望着窗外的美景,或叽叽喳喳地聊着天。欢声笑语充斥着我们的车厢。

随着火车不断前行,太阳落去,黑夜的颜色笼罩大地。车间里不明不暗的白灯亮起,车上的第一个夜晚在给人新鲜感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安,为了保障我们的财产安全,整个小队的男生们和两个“巾帼”担负起了为整个大队值夜巡逻的任务。火车没有节奏的颤动让我们久久不能入睡,与其躺着不如趴在窗户上窥探外面神秘黑暗的景色,衢州站灯光渐渐靠来,一会又渐渐远去,一句“晚安”告别7月16日的最后一秒。

清晨刺眼的阳光穿透了蓝色的帘子,照在了白色的床铺上,加之火车行进时的噪音和晃动让人没法再继续安稳睡觉。刚睁开眼睛,耳畔就传来印校长亲和而熟悉的声音,抚平大家烦躁的心。我们的带队老师廖军、吴松辉老师也趁着列车上的闲暇时间,与每一队成员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从每个人的个人生活到整个小组的实践目标,每一个细节都得到了老师建设性的指导。老师们也与我们分享了他们的故事,就像一盏指路明灯,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拓宽着我们人生的视野。


正午时分,列车将我们带到了辣味十足的湖南娄底,这儿恰恰是陈涵宇同学家乡,在列车靠站停车之余,他为大家带来了热腾腾的家乡自产猪脚。美食在同学之间传递分享,湖南的辣味在舌尖滚动。

列车还在向前行进,车上的故事还在继续。我们带着充足的准备,满怀着好奇与欣喜,好奇于那极具包容性的白族文化,欣喜于明天晚上的火把节。一簇簇跳跃的火焰即将打破这黑暗的夜。


火把节

7月18日,我们到达的当天恰逢白族一年一度的火把节。火把节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五举行,主要是为纪念柏洁夫人的宁死不屈,以及她的正义和爱情。每到这个日子,白族人民就会接过柏洁夫人手中那象征着正义、光明和爱情的火把,聚集在一起为接下来的一年祈福。

挖色镇的火把节按照惯例将在洱海畔举行。远方的我们还未来得及走近,响彻云霄的鞭炮声就“先声夺人”地吸引了众人的目光。随着鞭炮声逐渐减弱,游行的人马摇曳而出。锣鼓喧天,一条金龙舞动的身姿钻出了小巷。游行的队伍走走停停,穿过了挖色镇的大街小巷,将热闹的氛围带到了挖色镇的每一个角落。

在挖色村,我们观摩并体验了火把节相关活动。当地人民身着传统服装,在进行游街。游街队伍分成了五个方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由10位德高望重的老太太组成的朝贡方队。他们手持香茗、酒品、鲜花、水果、糖果、特质彩色鲜花片等等巍巍走来,引领游行队伍。紧接其后的是由多名村民组成的升斗队伍,花了数天时间完成的约8米高的代表着谷物满仓的彩色斗笠,代表谷物满仓。火把点燃前,纸质升斗将会被插入到大火把之中,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第三方阵则是由各位老爷、老太组成的乐器方阵。他们手持唢呐、锣鼓等等,穿着类似算命先生的服饰,集群地游走而来。这奇装异服是他们本主文化的象征,用此种方式相信好运永存,驱除病魔。随后,一条“金龙”紧随着一位舞动着彩球的老人穿巷而出。与传统的舞龙活动不同的是,这次舞龙活动末尾之后,多了一个幽默风趣的刷杆老爷爷,表示着“有头有尾”的好兆头。最后一个方阵,是霸王鞭方阵。霸王鞭是指一种舞蹈型的运动,是流传于中国各地的民间舞蹈。有单鞭也有双鞭,舞者以鞭敲击肩、臂、腰、背、腿,打出有节奏的声音,随之而跳跃舞蹈。白族语称霸王鞭为“搭哇别”“得且嘎”“的度靴”。“搭哇别”直译为“大王鞭”;“得且嘎”意译为“打钱杆”;而“的度靴”则是模仿霸王鞭响声的白语拟声词。该舞所用的道具,民间艺人皆认定其带有某些象征意义,如霸王鞭上的四个长方形孔,象征四季,孔中嵌入的铜钱数目分别表示12个月或24节令。

长长的游行队伍穿街走巷,沿着挖色镇主干道绕城一周。队伍最后来到立火把的所在地。按照传统,所有参加火把节的人民,不分男女老少、不分性别民族,都要绕着大火把转圈跳舞,一般转三圈,转一圈摸三下火把,向上苍祈求平安、健康。开场舞蹈预热结束之后,火把节主仪式开始。德高望重的老人带头跪拜在祭台前,恭谨行礼,之后安坐在大火把的两旁的长凳上。之后依次是中年人、年轻人、小孩儿及幼童纷纷加入祭祀的行列。几个精选的白族壮汉拉起了熊熊燃烧的火球,将它送向火把的顶端,大火把在海风的吹拂下熊熊燃烧。参加节日的白族老百姓围成圈点燃了手中的火把。柏洁夫人正义、光明和爱情在火把中舞动,她保佑着白族儿女在以后的日子平平安安。


与白族火把节相会,与白族文化相识,让我们也开始了一丝担忧,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游行队伍及祭祀环节的人群都是以中老年人为主。我们路上询问扛着各家自己的小火把参与游行队伍的小朋友,他们对火把节的来源、礼仪及象征意义,都不甚清楚。文化究竟如何才能得以传承?未来几天,我们将尽我们的绵薄之力,从文字、影像、信息科技等方面保存白族文化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调研。


指导老师:廖军、吴松辉

队长:袁可一

供稿:向博、李紫玥、袁可一

摄影:周畅、施清源、林润玮、郭铠豪、陈相凝、雷君玮

排版:陈相凝、杨隽淳(Drexel University)

审稿:吴松辉、袁可一



挖色,白族文化探寻地

——云南挖色小分队实践中期纪实


晨光初曦

晨光穿破层层的云雾,将挖色的热情撒向公路两旁的田地。从连绵的水稻到绵延的烟叶,从饱满的玉米再到盛放的鲜花,挖色的植物无不受着这阳光的恩泽。连绵的苍山隐藏在缭绕的云雾后,守护着挖色镇这块平坝区。相传这块地是天子御驾天龙,将幸福平安带给了生活在挖色镇这片土地上的百姓。

而在我们的脚步踏上这块土地的时候,全新的挑战和冒险也终于拉开了序幕。我们挖色镇社会实践小组,肩负着探寻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保护白族传统文化的任务。为了深入了解古朴的白族文化,我们聚焦于宗教、建筑、艺术、饮食和服饰等方面。每个小组都带着他们不同的研究方向,开始了探寻之旅。


挖色初探

我们在挖色镇的第一天,7月18日,从与当地政府的交流开始。会议参加人员包括专程随行的印校长,实践活动师生28人,当地的镇政府领导,挖色镇文化站站长,挖色民间学者王富老人等。会议首先由镇政府相关部门详细介绍了挖色镇的整体状况以及历史文化,紧接着印校长详细询问了挖色镇大成村的变迁,并提出借助我校的信息技术来保存记录当地文化和建筑变化历史。民间学者王富老人就他的《鲁川志稿》做了详细介绍。值得注意的是,镇政府和民间学者对挖色的历史和文化的态度,从一开始就表现出众多的不同。特别是在白族文化起源、大成村在南诏和大理政权中的地位等方面,有很大的理解上的差异。这反映出,白族本地人对白族文化,在起源、与汉族及彝族等文化交流等方面,迄今没有形成权威和清晰的认识,这也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此次社会实践的难度。

  


夕阳西下,辉耀山腰。我们来到挖色中学内的青少年宫,对当地的刺绣艺术进行调研,我们感受到了挖色刺绣艺术的独特魅力和瑰丽色彩。之后我们又走进挖色中学的画室中,白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克文老师向大家展示了自己在白族非遗文化上的成就,涵盖了刺绣,木雕,彩绘等各个方面。

 

为了对挖色的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在挖色中学的盛情邀请下,第二天我们与本校的老师和当地学者展开了讨论交流。当地老师为我们详细地介绍了挖色文化的各个方面,让我们对挖色的各种民族特色文化有了直观和具体的体会。该会议聚集了挖色本地的各方面具有权威性的研究专家,对于我们每一个小组而言都是极为宝贵的机会。所以在会议结束后,各位同学争相向与会的专家们,就自己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各种问题,展开了极为详细的探讨。在当地学者的帮助下,各个小组有了更加明确的工作方向,并且制定了更为实际的工作计划。



民俗体验

饮食服饰小组为尽可能贴近农村、走近农民的日常生活,从而能近距离观察了解他们的饮食习惯和服饰文化,同学们在采访期间经常起大早去集市上调查,也常常披星戴月地徒步走访居民,有位发烧的摄影组同学更是带病坚守岗位,认真记录下采访的点滴。前期的种种付出,帮助饮食服饰小组获得了到当地白族人婚宴中进行实地体验的机会。

当天上午一直在下雨,而且有愈下愈大的势头,原定上午十点的婚宴被大雨拖到了十点四十,全组同学冒雨在泥泞不堪的乡间土路上跋涉了六七公里准时赶到,又等了足足三刻钟才得以入席就座,此时他们几个早已被淋湿了大半。

同学们请来了制作菜肴的老厨师,一道一道讲解:一碗四四方方的红肉,象征着四季呈祥;一碗粉蒸肉,几块排骨的下面都是豌豆;一碗酥肉,有日子舒舒坦坦之意(“酥”和“舒”谐音);一碗炖白芸豆,原来白族人偏爱白色的豆类;一碗辣汤土豆粉,寓意日子长久而红火;一碗蒸花卷,是菜泥圆子的简化版。这些是八大碗中留存至今的传统菜肴。除此之外,还有一尾洱海鱼、作为一盘炒木耳补充。

八大碗作为重大活动庆典展示了白族饮食文化的丰富多彩。但日常的白族饮食却有显著差别。譬如,当我们采访民间学者王富老人家时,老人家用一道鱼和苞米面拌米饭招待了他们一行六人。白族重大宴席的丰盛与当地人日常餐饭的单一朴素之间的不小差距还是出乎我们意料。

我们思索重大庆典对白族饮食文化保留的重要作用。我们发现,随着经济的发展,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和传统饮食的平衡是艰难的平衡。如何传递八大碗体现的白族饮食文化,是该小组在之后的社会实践中将要继续探讨的问题。


实地调查

我们的宗教小组,以白族本土传统宗教——本主教为主要研究方向。在明确了本组的调查方向后,利用地理位置的便利性,于7月19日、20日进行了实地调查。大成古镇由于相对完整地保持了它的古风,保存了很多历史悠久的古建筑。其中有一座本主庙。据当地老人所说,这座古庙有七百多年,是挖色地区最重要的本主庙之一。但在实地探访过程中,他们所看到的,是低矮残破的楼房,简陋的布景。这些萧条的景象似乎呼应了他们的前期假设——白族本土宗教正面临着传承的危机。这样的情况像是一块巨石,始终压在他们的心头。

在杨校长的协调下终于解决了与当地人语言沟通不顺的尴尬状况。当地大学生的帮助使得后期的调查,开展得更为顺利。掌管本主庙的老人向他们详细介绍了本主的来历和当地人的参拜情况。当地的本主——“李靖”,因为兴修水库造福一方而被奉为本主。经过调查发现,当地庙里还供奉了杨干贞(大义宁国国主)。据说,杨干贞出逃后,在鸡足山出家,而当地的崇福寺更是原本鸡足山的寺庙下院,所以,当地的宗教文化与鸡足山有极强的联系。

原本小组的假设为本主的宗教文化在不断衰落,但后面的实际调查情况,却几乎完全推翻了他们原有假设。

经了解,就当地大学生的说法来看,本主文化,与他们先前的假设相反,实际上有着极为强盛的生命力,并不存在传承的危机。庙内的空酒瓶和乌黑的灶台,原以为破败的陈设,实际上是香火旺盛的表现。

这样的前后巨大反差,也为宗教小组带来了巨大的困惑。





理清脉络

在一系列困难面前,宗教小组却并没有退缩,而是选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理清事情脉络。

宗教小组在当地大学生的帮助下再次对大成村进行了走访。在64份有效问卷中,55人参加本主活动,65.5%的人知道本主的真实身份,但只有12.7%的人清楚本主的由来。他们由此分析出,白族本主宗教严格意义上说更像一种节日,就像是汉族的春节。白族人习惯于在本组的节日聚集活动,但是他们很多人并不清楚本主的文化内涵。

本主教有着极为深厚的文化内涵,但其传承活动更多是出于习惯。缺乏主动动机的支撑,其文化内涵必然面临着流失的危险。他们将一位白族老人的话语转述给了整队,“我自己没有能力把本主的事情写下来,我把这些告诉我的孙子,希望他能把我们白族的传统记录下来”。这样的话语让整队都受到了极大的震撼,让我们也更加明确了我们的目标,更加坚定了我们肩上的使命。

另外,搜集到的数据也为小组前往鸡足山做进一步调查打下坚实基础。


夜色降临

星星点点的星辰,逐渐点亮了大理挖色的夜空。伴着蛙鸣,伴着风声,我们在大理的怀抱中沉沉睡去。明天又将是新的一天,而我们的故事,我们的使命,还在继续……




指导老师:廖军、吴松辉

队长:袁可一

供稿:向博、李紫玥、沈尧、马溥艺、朱威、林润玮、邱俣、李琳

摄影:周畅、施清源、林润玮、郭铠豪、陈相凝、雷君玮

排版:陈相凝、杨隽淳(DrexelUniversity)

审稿:廖军、吴松辉、袁可一

审照:高梦琪、柳一览、袁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