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酒泉!
酒泉社会实践终于临近尾声,经过近一周的调研学习,我们一行对于“航天精神”也有了亲身的体悟。在基地领导和科研工作人员的言传身教之下,我们感受到了航天人那种严谨、执着的研究态度与无私、伟大的奉献精神。
在前期,我们认识了酒泉周边恶劣的自然环境。在基地周围,一望无际的尽是“黄色”:黄色的戈壁,黄色的沙,黄色的风,还有如黄色一般“单调”、“乏味”的人生。白日,这里是如同地狱般的熔炉,仿佛再坚强的精神在这里也会被消融开了去;黑夜,这里是严寒的代名词,烈风如一个冷酷的角斗士般刺穿这每一个人坚强的身躯;晴天,天空中清澈得没有一丝云彩,烈日毫不留情地灼烧着每一个人的肌肤;雨起,空气中不知缘何所起的寒风肆虐地撕裂着每一个人的身躯:这一切确是如我们亲眼所见,而非单单是书中所闻。近六十年前,先辈们为了建设这一片基地,在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下,硬生生依靠人力开垦出了一片令人为之动容的绿洲。然而堪称奇景的,并不是这一片绿洲,而是那些经受着苦难仍开创伟业的凡人身躯。随着时间的消逝,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的规模不断壮大,现代化水平较以前也远远提高,然而即使如此,基地的整体生活条件依然不容乐观,但令人感动的是科研人员们依旧坚守着先辈坚韧不拔的精神,坚持着一线的科创工作。在这里,很多战士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们不是牺牲于战场的厮杀中,而是因为执着于报国裕民的信念,克服艰苦的生活环境,献身到了航天事业发展的进程之中。
我们走入了试验队员工作的航天一线,无论当我们亲耳听见他们发出清晰的操作指令之时,还是亲眼看见他们进行着严谨的检查工作之时,还是亲身攀登高耸入云的发射塔架之时,我们都被深深地震撼着:我们不仅仅赞叹国家航天事业的宏伟和壮大,更是感动于航天工程团队的严谨求实、团结协作和众志成城。在进一步与科研人员的交流中,我们更是收获良多。崔吉俊司令在简单的演讲中,带我们重走了基地自成立以来漫长的航天发展进程;王家伍老师耐心地解答了我们关于基地人员日常生活的疑问,并结合自身的经验对我们的大学生活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和要求;彭承志教授用生动且易于理解的方式向我们介绍有关量子物理的知识与此次试验的主要内容;而余金培教授、林宝军教授、陈宏宇教授与其他基地工作者则向我们传授着自己的人生经验,帮助我们应对在今后的旅途中可能会遇到的迷惘。在交流中我们得知,酒泉的工作生活也充满了困难和挑战。譬如,他们在发射任务中会遇见诸如硬件故障,计算机复位等技术难题;在发射任务的紧急关头,他们会彻夜不眠地进行讨论,排查故障。正是因为他们在巨大的压力下如此忘我地工作,才能保证了任务的万无一失。在长时间执行任务的过程中,试验队员们互相鼓励,互相帮助,齐心协力,共同追求,只是因为他们心中执着于相同的奋斗目标。
我们也走入了当地的社区,与当地的居民和个体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当地居民多是军属,为了随军,为了见到自己的挚爱,他们大多放弃了自己在城镇中的工作,来到遥远偏僻的酒泉基地。令人难忘的是基地著名的“清华夫妇”,丈夫因内心饱含对航天事业的热爱,博士毕业之后即加入部队,投身到了偏远的航天一线;而妻子虽同样具有清华大学的博士学位,但无奈因专业不对口,无法参与到基地的一线工作。为了不浪费自己的才华,妻子为基地工作人员子女开展辅导课程,给许多孩子带来了福音,从而为基地的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诸如此类的家属还有很多,他们或参与到基础公共设施的建设之中,或担任全职太太全力支持家庭。他们虽然不是直接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的人群,但我们在与他们的交流之中也能感受到其间接为航天事业做出的伟大贡献与牺牲。在这里,他们也许没有新鲜的海鲜,也许缺乏应季的蔬菜,但仍默默地参与着基地的后勤工作,无怨无悔,乐此不疲。
夕阳西下,我们走过崎岖的山路,穿行山洞,登至顶峰。我们回望那荒漠中的绿洲,迷失在茫茫夜色之中。时光飞逝,转眼之间就结束了我们社会实践的旅程。我们紧闭双眼,静心聆听,似乎漠北凛冽的寒风吹响的是战争的号角,透过号角声,我们仿佛能看到一个个矗立挺拔的身姿,于大漠之中,他们或许也曾迷失于这茫茫夜色,但他们终选择了坚守,在无垠戈壁之上演奏出动人的交响乐章。
注:
1.崔吉俊,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前司令员。
2.王家伍,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总师助理。
3.彭承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应用系统总设计师。
4.余金培,本次酒泉社会实践专业指导老师,科学卫星总体部部长,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副总指挥。
5.林宝军,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北斗”导航试验卫星总设计师。
6.陈宏宇,微纳卫星总设计师,试验队党支部书记。
7.参与本次社会实践交流的其他科研人员包括印娟老师、舒荣老师、吕银环老师、江玉洁老师、刘磊老师、陈蕞老师等。(排名不分先后)
与“神舟”系列发射塔架合影
走进量子卫星总控室
基地前司令崔吉俊报告
基地总师助理王家伍交流会
与陈蕞老师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