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列岛民生,体验魅力海洋——我校大一本科生暑期社会实践浙江洞头小分队活动纪实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08-13浏览次数:3611

8月3日上午,发往厦门北的D3201次列车像往常一样从上海虹桥缓缓出发。在车上坐着的,有我校暑期社会实践浙江洞头小分队的同学们。他们怀抱理想,充满活力,心系边岛,关心民生,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新渔村作为新目标,立志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贯彻到实践之中。在为期8天的社会实践中,同学们将以“渔村建设渔民安置”和“发展与环境”为两大主题,在“生态保护、科技转产、经济改型、社会进步、文化习俗、精神传承”六个方面开展调查,研究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如何协调发展的问题,了解由于产业转化和资源限制带来的劳动力分配问题,探索将科学和创新等元素切实转化为生产力的方法,思考实现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环境保护三者联动发展的创新方式。

当天下午,同学们经由跨海公路桥到达洞头列岛。在入住当地宾馆后,马上就有一些同学自发组织到街道上观察当地的建设情况。有两位队员还目睹了当地的一些礼俗传统,深有感悟。老师们则更加辛苦,在同学们休整的时候,根据洞头群岛的实际情况以及天气情况,进一步敲定实践方案的细节。

 

灵活运用理论,实践领悟真知

 

8月4日清晨6时,在耿佳琳同学的带领下,小分队里的三位同学到当地早市上去做了一些实地调查,了解当地居民的生活状况。在采访市场鱼贩的过程之中,在上海海洋大学钟俊生老师的帮助下,同学们了解了洞头鱼市上常见的生物种类和渔民们的收入和生活状况。

是日上午,复旦大学傅萃长老师详细介绍了实践活动具体方案,温州大学张永普老师介绍了实地考察的科学方法和注意事项,并在现场亲自演示了科研工具的具体使用方法,包括样方、锤子、凿子、双头钩等。此外,老师还介绍了制作动物样本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虽心向往之。然而,理论只是理论,“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

就在下午,同学们到达了第一处科考地点——洞头鸽尾礁。同学们万分珍惜这个机会,分为三个小队,在潮间带不同区域采集样本,观察软体动物分布情况。有时为了采集到一个特殊样品,手脚并用,互相协作,到达看似无法企及的区域。为此,有的同学手磨破了,脚磕着了,汗湿透了,衣服扯掉了,脸上手臂上挂上了伤口。甚至是离开后,当同学们回忆起这样一段道路,也还会心跳加快。

当日晚上,生命学院和物质学院的同学们相互配合,以《浙江洞头海产贝类图志》为检索目录,将采集到的软体动物分类,将所学到的动物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分完之后,再以50%的酒精进行细胞与组织的固定。此次考察共找到了包括疣荔枝螺、粒蝌蚪螺、秀丽织纹螺、石鳖、藤壶等常见品种在内的20多种潮间带生物,可谓收获颇丰。

在同学们都三三两两回房休息后,耿佳琳同学和刘奕同学留了下来,对尚有疑惑的品种重新鉴定,并且尝试着固定海葵。虽然他们最终由于因为海葵对周围环境变化应激剧烈而没有成功,但他们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值得学习。同行的复旦大学研究生们以一把卷尺为标度,对所有样本进行了长度测定和比对,给种类鉴定提供了更严谨的证据和记录。

同学们的收获不仅仅在于采集到了品类繁多的软体动物样本,更是培养了一种克服困难、坚韧不拔的科研精神,深刻明白了科学的道路上,是需要艰苦付出的。同学们也被大自然创造生命的神奇所折服。每种物种为了生存,演化出一种特定的形态,而在这个形态的背后,有着一段漫长的“优胜劣汰”进化史。

 

早起捕鱼,喜迎丰收

 

转眼到洞头已是三日,今天,同学们特意起了个大早,来到了位于洞头列岛南部的一处港口。港口边的避风港内,停着三艘渔船,这个就是同学们今天的实践项目了——体验渔民生活。

在船老大的叙述下,同学们了解到在捕鱼过程中,将要经历的困难,以及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方法和技巧。同时,他还为同学们展示了船上用于定位船只和监测礁石潮汐实时情况的现代化设备。

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船老大在他半百的风霜年华中,不知多少汗水洒在了这片生他养他的大海中。以前每一次出渔,少则2个月,多则100多天,十二三级的大风要扛,五、六米的巨浪要破,所陪伴的,只有一望无际的大海,和自己心中对家庭的惦记。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克勤克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他们相信,美好的生活要靠自己的双手创造。

当问及现在这样的休闲渔业和传统捕捞业的区别时,船老大的言语中流露出一种特殊的情感。一方面,他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来到这里,在体验生活的同时支持洞头经济的发展。在另一方面,他也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走出洞头,考上一所城市里的大学。在他眼中,大学是一个神圣的地方,在那里,他的子女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毕竟,做渔民这一行,还是太苦。

期间有同学问到方言的时候,船老大冷不丁地冒出了一句大家都听不懂的话,看到同学们迷惑的眼神,船老大和他的两个船员都笑了。洞头列岛是一个方言聚集地,一般民众都掌握着两三种方言,在交流对话的时候,融合着说两种语言也不会影响交流。有趣的是,你在街上,这边在用温州话谈生意,那边却在用闽南语杀价,这边突然又冒出一句普通话。这种语言上的杂糅,也体现了各地文化传统的交融。

伴随着电机的轰鸣声和海拍打船体的浪声,一网鱼被拖上了渔船。随后,在火热的阳光下,是同学们兴高采烈的捡鱼作业:梭子蟹、刀鱼、带鱼、虾蛄,应有尽有。在老师的帮助下,同学们了解了近海捕捞常见的动物种类,了解了近海生态环境。但在此之外,更多的是切身体验当地渔民丰收的喜悦。

今天的午饭和晚饭,同学们吃的格外地香。或许,这就是劳动的魅力吧。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不仅体验了渔民的生活,亲身参与劳动生产,体会到了劳动的价值,也看到了现代社会发展对渔业的影响,以及教育给渔民后代带来的新的可能性,引发了对社会、发展、民生、环境四者联动关系的思考。

 

登楼望海,情系百岛

 

到洞头的时间已经过半了。同学们对于这个别样风情的农村,渐渐有了各自的情感与不同的理悟。也正在这个恰当的时间,今天的望海楼之行有了更深的意义,而非走马观花。望海楼一共5层,从下到上,由次介绍了渔牧习俗、瓯江风情、非物质文化遗产、渔民信仰祭祀,最上一层则观景平台。在这里,同学们看到了餐桌上吃到的文化,看到了出海时亲历的孤独,看到了庙宇外的虔诚信仰,看到了船老大朴实笑容下的生活艰辛。其中也有信息通讯对渔民生活品质的提升,海陆交流对语言文化谱系的兼容并包。在最高层的观景平台处,同学们鸟瞰了洞头县的全景,登楼感怀。

有了鸽尾礁科学考察的经验,对于下午的半屏山沙滩考察,同学们有了充分准备和饱满信心。与第一次考察不同,这次考察分为了两个部分,一组在钟俊生老师带领下,在近海捕捉仔稚鱼,以此了解海洋鱼类的生活史与发育过程;另一组则在张永普老师的带领下,在砾石区寻找藏匿在石头下的生命。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了解到了在不同的海洋生态环境下,海洋生物各自应对环境变化的策略。

通过今日的活动,同学们对于洞头列岛有了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对百岛之县的好奇和疑惑,也渐渐变成对这块海上国土的理解和展望。同时,生命学院的同学们对海洋生物有了深入了解,原本只是教科书上的图片,一一展现在眼前。

 

科技创造财富,知识成就价值

 

8月7日,同学们前往紫菜养殖基地,了解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的发展情况。在王铁杠研究员的带领下,同学们参观了科学养殖的基地,从海带的生活史到优势海藻单克隆纯培养个体的获取,从小丑鱼、海马等小型鱼类到石斑鱼等大型鱼类。随后,王铁杠研究员就科学在水产增产的作用给同学做了一个报告,从坛紫菜、羊栖菜到网箱养殖,让同学们明白洞头以及浙江地区的海洋养殖业现状,以及科技在其中起到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中华民族富有创新精神,而科学,正走在创新的前线。

作为上海科技大学的首届本科生,“立志、成才、报国、裕民”是同学们高度认同的理念。同学们真切了解到,生物科学技术可以显著提高居民收入,对国家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从而对于自己所学习的专业有了更大的热情。有理由相信,在洞头参与社会实践的同学们在未来从事科学研究的同时,会时刻考虑如何增进民众的根本利益,让自己所从事、所奉献的全部青春事业,为祖国的建设做出杰出的贡献。

 

临别挽风,吹起相思

 

在洞头列岛的倒数第二天,受台风“苏迪罗”的影响,开始刮起大风,下起阵雨。在窗外的风雨声中,全体师生听取洞头县海洋局领导作有关海洋开发与保护的报告,以及洞头县财政局领导作有关海上花园建设规划的报告。同学们根据这几天真实的所见所闻所感,纷纷向领导提问,表达了对洞头未来发展的信心的期望,也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改进建议。可惜时间有限,领导们在做完报告后要马上奔赴抗台第一线,为岛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负责。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数不清的问题,未来虽美好,现实不可测。

同时受到台风影响的,还有交通运输的线路。8月10日上午,由于台风的影响,原定的铁路列车车次以及后续车次相继取消,为了能够在当天返回上海,小分队的全体师生先踏上了一辆由温州开向杭州的长途巴士,并计划从杭州转车返回上海。但是,因为情况发生实属突然,这个路途也是一波三折。最后,在师生们的相互帮助与不懈努力下,终于在晚上6点15分踏上了由杭州东开往上海虹桥的列车,为这次社会实践经历画上了一个圆满句号。这次不同寻常的回家路,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它将会与在洞头的8天经历与感触一起,成为同学们宝贵的人生财富。

 

(生命学院刘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