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忆红色年华,展望延安今昔——延安市区活动纪实
7月31日,我校13名大一本科同学在鲁雄刚副书记、副校长的带领下,在上海站乘坐K560次列车,经过24小时20分钟的车程,于8月1日午后顺利抵达延安站。延安小分队的活动将围绕“延安红色精神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再发现与新形式宣传”这一课题展开。
一下火车,同学们就被延安当地独具特色的地理风貌吸引:林木葱郁的高山环绕城市,房屋建筑依山而建,裸露的黄土与穿山而建的公路隧道,目之所及的一切使同学们脑海中原本由影视作品塑造出的陕北样貌第一次鲜活起来,而这里峥嵘的革命岁月也慢慢铺展开来。
在10天的行程中,同学们首先抵达延安市区,以延安大学为基点探索延安室内的红色遗迹、文化设施、新闻出版机构与主要商圈;随后,奔赴南泥湾,以当年三五九旅战士们栖居的山头为基点学剪纸、包饺子、唱民歌;末了,前往西安,在博物馆与宏大的历史遗产前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和发展脉络。
在延安大学的协助下,同学们很快在延大学生宿舍安顿下来,与本校迥然相异的住宿环境:八人间寝室、公用水房、洗手间、定时23点熄灯、没有空调和电扇,让同学们感受到了别样趣味的大学生活。稍事休整,第二天,实践活动便正式展开。
同学们首先来到的是延安大学内的校史馆与路遥纪念馆。在校史馆中,通过讲解员饱含深情的讲解,同学们了解了延安大学曲折的建校过程,而延大的建校史一定程度上就是我国在那一艰难时期的建国史、我党在延安期间发展史的缩影。延安大学在1941年由泽东青年干校、中国女子大学和陕北公学院合并而成。在今天,依托着其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共产党党史专业成为了其特色专业,学校正源源不断地为延安当地以至于陕西省全省输送着各类人才。其校史中许多校友也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人物。通过了解同学们认识到,如果延安大学加大对于优势专业的投入,甚至以此形成一种文化产业,那么相信这样的一段光荣历史一定会反哺延安人民,进一步促进其经济的发展。
接下来在延安大学学生的带领下,同学们来到了路遥纪念馆,了解路遥的生平。伟大的作家路遥正是因为热爱,才能在贫困和疾病中也不放弃写作,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文学创作。正如北大才女刘媛媛在演讲中所说的“贫穷并没有斩断一个人成功的所有可能性”。即使生活贫困但精神世界仍然可以很富有,依然可以有所成就,追求在大多数人看来很奢侈的梦想。从《人生》到《平凡的世界》,同学们难以忘怀这位“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的作家。路遥的作品将作为本次课题的重要切入口,成为成员们进一步了解黄土文化的重要契机。参观学习过程中,鲁雄刚副书记还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对路遥及其作品的深刻认知,使同学们对路遥的认识更加深入和形象。
接下来,同学们步行来到了杨家岭革命旧址。在延安大礼堂外的树阴下,同学们首先聆听了延安大学行政学院团委书记李生策的报告《习近平在梁家河村》,回顾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相应号召上山下乡后的一系列成长史。从文革时父亲遭受迫害,自己毅然决定下乡,到无法坚持逃回北京,再到被祖父母鼓励重返延安,与当地群众共同建设,在屡遭驳回的基础上,不断申请入团、申请入党,最终成功入党并被选为梁家河村村支书,率先建设沼气池,习总书记的故事让同学们不无感慨。同学们还了解到,在当今的延安,还有许多总书记长期捐赠而得以不断发展的学校等设施。
随后,大家走入党的七大会址大礼堂。会厅内正中央挂着毛主席和朱德的画像,两边的24面党旗象征着从1921—1945年中国共产党走过的24年。这里见证了“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中共七大的召开,也见证过名剧《白毛女》的首映。礼堂不远处的中共中央办公厅,是著名的延安文艺座谈会的举行地。周围,分布着周恩来、朱德、毛泽东等人的旧居。同学们穿梭于一个又一个窑洞中,在阴凉的窑洞中感受着当年热火朝天的革命工作氛围。
此时的延安,难得地下起了雷暴雨,延河由于上游水库泄洪,水位上涨了不少,整个延安突然又笼罩在了烟雨之中,平添几分秀气,显出了少有的面貌。
第二天的参观在延安革命纪念馆画上了句号。延安革命纪念馆是展现延安革命历史最全面、最广泛的展示集中地。不论是党来到延安、在延安发展各项事业、搞大生产运动还是后期的战略转移、再次解放延安,针对延安革命的各个重要历史时期,馆内都有丰富的展示。馆内的讲解与丰富的史料展示和场景复原,让同学们对延安革命史中重要的人、事以及时间节点有了深入的了解。“世界的延安”展厅也将成为小分队课题的重要切入点,期望深入了解在延安的国际友人及他们与延安革命史交织的命运。
值得一提的是第二天夜里,历经不少周折,校党委朱志远书记专程来到了延安,看望参加实践的同学并一起参加了小分队的活动。次日夜晚,朱书记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一方面关心学生的食宿问题,一方面交流社会实践的体验,使同学们感受到了学校的关心和对社会实践工作的高度重视。
第三天一早,朱书记、鲁书记与同学们一起乘坐公交抵达南桥,参观中共西北局旧址博物馆。与其他博物馆不同,这里除了党的建设工作外,更加偏重西北局在发展经济、文化、教育、民族关系上的成果,详实展示了陕甘宁边区建设的经济数据,展柜里也放着许多老百姓生活常用的物品。在序言厅的墙上,摘录着毛主席的一句话“我说陕北是亮点,一个落脚点,一个出发点。……陕北已成为我们一切工作的试验区。”“这里就好像是整个当今中国的prototype。”一圈浏览后,同学们对陕北地区是怎样孕育出了整个新中国文明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随后,大家来到了抗大旧址纪念馆。大门口的“活泼、紧张、严肃、活泼”分外抢眼。整个展馆,完整展现了抗大从没有教员、没有教材、没有教室的“三无”学校,通过在延安革命时期不断吸纳生源与人才,最终发展成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国防大学等多所学校,成为新中国公立高等教育源头的完整历程。窑洞教室、草纸教材、糙米糠菜、几十人的大通铺与如今的上科大校园仿佛站在历史隧道的两头。从一无所有到光辉遍洒,抗大的办学历程无疑激励着每一个人在践行“立志、成才、报国、裕民”的上科大人才培养理念的路上走得更远。
在雨中,学校领导和同学们一起来到了延安市地标——宝塔山的山顶,放眼山下,尽是当今延安城区整齐、欣欣向荣的面貌。同学们在革命纪念馆曾经了解到,当年在日军与国民党军的轮番轰炸下,延安古城几乎丧失殆尽,而只有宝塔作为航标得以留存。一时间,同学们涨起了豪情,登上台阶,一起摆出了前进的手势。
第四天一早,同学们又和朱书记与鲁书记共同乘坐公交车来到了枣园革命遗址附近。大家首先来到了张思德纪念碑前,聆听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党性教育教研室教授李世民讲述延安精神与张思德的事迹。李教授以亲近生活的口吻,将张思德的优秀品质概括为“言必信、行必果”、“说的少、做的多”,并一同分析了白求恩同志与雷锋同志的事迹。末了,李教授还提醒同学们注重历史唯物主义,要结合历史环境来分析人物,才有价值与意义。
随后,大家步行来到枣园旧址,瞻仰遗迹。毛泽东主席一生159篇重要文章,122篇写于延安,而其中29篇就在枣园完成。枣园内的灌溉沟渠和一间间窑洞,大家听着讲解,一处处走过。
几站公交车又将大家带到了唐乐宫剧场,品鉴舞台剧《延安保育院》。在《延安颂》、《延安保卫战》等当地的大型演出中,该剧因着眼点独特、情节动人、视觉效果出色而获得了更多的好评。在这里,组内的同学发生了意见上的碰撞与交织。一些同学在演出结束后热泪盈眶,也有一些同学认为剧情没有跳出老规矩、没有营造好整体氛围。该剧将作为课题“新形式宣传”部分的重点研究对象,探索进行符合当代人审美习惯的红色文化衍生宣传应该具有哪些合适的手段与出发点,也力图为该剧本身提出有益的建议。
下午,同学们与西安交通大学的同学们一起来到了延安大学团委,聆听李教授的报告《延安精神与成功之路》。报告中,李教授指出,不管是奥运精神还是世博精神,归根结底,他们都发源于陕北、发源于延安。李教授说,延安精神归根结底是“艰苦奋斗”精神,加上党中央正确的政治路线,就能将党,将国家,带上成功之路。同学们就马锡五审判法这一话题进行了一些提问,李教授由此告诉大家,“司法为民”,中国社会目标是法治,然而当下不能完全脱离人治,因而马锡五审判法在当下依旧有它的意义在。李教授最后说到,做事,我们要讲求辩证唯物主义;做人,我们要讲求历史唯物主义。
第五天,由于前期活动紧凑,不少同学感觉疲惫,小分队进一步分为小组进行活动。一个小组上午出发,前往凤凰山附近进行了考察,探访了陕甘宁边区银行旧址与延安市中山图书馆(即市图书馆)。同学们发现,延安市市内的文化设施亟待完善,市图书馆内的图书更新缓慢,建筑陈旧,读者稀少;而街上曾有过的书报亭也在市容整治的时候被一笔抹去,作为新华书店的发祥地,城市中却难觅书香,让人惋惜。同学们来到延安大学图书馆的自习室,发现这里人满为患,桌上都堆满了书籍,大家都被这种学习的热情所深深打动。
另一个小组下午出发,来到了《延安日报》社,找到了许怀金社长,一方面了解延安市的经济发展情况与政策走向,另一方面调研延安媒体行业的新媒体发展规划。许社长亲切地向同学介绍说,延安依靠丰富的石油和煤炭资源,长期以来有着较好的经济基础。但是近年来受到国际能源市场价格下跌影响,开始步入了产业结构调整转型的阶段。许社长同时也骄傲地说,延安地区丰富的红色革命遗址、黄帝陵与陕北黄土风情人文风情也是延安发展旅游产业的重要资源。安塞县的腰鼓早已在世界各地打响,教练员供不应求;《星光大道》节目中,陕北民歌歌手也屡屡夺冠,刮起一股“陕北风”;民间剪纸更是充满艺术气息,惹人喜爱。在新媒体发展问题上,许社长拿出了市委市政府的许多文件说,在新一轮媒体融合建设中,《延安日报》社担纲了延安新闻网、延安日报网的建设工作,即将进行早期过刊数字化,微信、微博、客户端全覆盖,多媒体采编平台培训等工作。本次课题将试图建立一个介绍延安历史资源的专题网站,期望能与延安新闻网合作,为自助游旅客提供充分的导览信息。
第六天一早,同学们拜访了八一敬老院。与别的敬老院不同,这里的老人基本都是经历过战役的延安地区的老人。在交流过程中,有的老人兴致勃勃拿出自己的书法作品给同学们展示;有的老人拉着同学的手在挂满历史照片的走廊里一路小跑,兴奋地介绍着革命的岁月;有的老人清了清嗓子就唱起了嘹亮的军歌。尽管年事已高,但老人们个个神采奕奕,看同学们听不懂陕北方言,就动笔写了起来。临走时,几位老人把同学们拉到了毛主席像旁一起拍了照,同学们都感叹道“这里真不像一家敬老院啊”。
晚上,在动身前往南泥湾的前夜,同学们和带队老师来到了延安大学团委的办公室,进行了一次思想交流会,讨论了近期在延安的参观与实践后的感受,并结合课题主要切入点“国际友人在延安”、“《延安保育院》演出”、“路遥的黄土高原”、“新媒体宣传建设”的撰稿方案,对延安市中心“千城一面”、抗大与科大创校比较、延安地区经济发展的未来、当代人接受红色教育时不自觉“跳出”历史情境,难以浸入、八一敬老院所见所闻、文化设施建设落后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大家各抒己见,气氛热烈,进一步提升了对延安精神和红色文化的认识,并以此结束了小分队在延安市区的实践活动。
8月7日一早,同学们与陪伴了多日的延安大学团委的志愿者同学们告别。同学们将离开延安市区,前往南泥湾,住宿窑洞,卷起裤管,下地干活,开展下一段珍贵的人生体验。
陕北江南里,遍尝苦与甜——南泥湾活动纪实
在结束了以“深忆红色年华,展望延安今昔”为主题的延安市区的活动后,带着“延安红色精神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再发现与新形式宣传”这一课题,小分队从延安市区出发,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来到了“陕北的好江南”——南泥湾。在南泥湾纪念馆门口向四周看去,不是翠绿的水稻田,就是被绿树覆满的山头,满眼皆绿,只能隐约看出些黄土色来。
同学们首先参观了南泥湾纪念馆。南泥湾地区曾经战乱频繁,环境恶劣。在毛主席笔下“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国民党企图把我们困死”的年代里,三五九旅下三个团挺进了这片“荒山臭水黑泥潭”、“方圆百里山连山”、“狼豺黄羊满山窜”、“一片荒凉少人烟”的“烂泥湾”。开垦荒地、挖窑洞、修水渠……三五九旅的战士们经过两年多的劳动,终于打造了今日所见到的陕北江南,创造了“不可征服的物质基础”。
1943年底,陕甘宁边区召开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劳动英雄及模范生产工作者代表大会毛泽东发表《组织起来》的著名讲话,自此,南泥湾“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精神引领着一代又一代的劳动人民艰苦奋斗、不断创业。
走出南泥湾纪念馆,同学们走入水稻田,踏在水渠旁,踩在田埂上。烈日照耀下,水稻田里的清水缓缓流动着,一片绿意盎然。稍事休息,同学们提上行李,向山上的窑洞进发。
走进窑洞,温度一下降了不少,洞内既有炕,也有床,甚至还有久违的电视。尽管看上去显得不大,但颇有“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之感。
安置好行李,同学们来到了三五九旅战士旧居门口,热情的陕北人民拿出了甜美的狗头枣、盐炒葵花子和西瓜与大家分享,那淳朴甘甜的山里味,将旅途的疲惫一扫而空。不一会儿,陕北大娘端出了一大个面团和拌好的大葱猪肉饺馅,带大家一起包饺子吃。大家接过面团,切段、撒粉、揉条、分面、擀面、包馅、捏褶,各有分工,有条不紊。来自北京、河南、山东、福建和上海的同学,包出的饺子各有自己的褶子样。下锅后捞出,加上辣油和醋,一咬破皮,肉汁裹挟着大葱的香味,久久回荡于同学们的唇齿之间,令人欲罢不能。
一餐吃罢,有同学问起了洗手间在哪里,当地人领着大家往山上又走了一些,到一面墙前停了下来。“就是这儿。”两面有墙,一面是山,地上除了一个向下连通的洞口,只有些蠕动着的虫子。此时,同学们的鼻腔里逸入了不少难闻的味道。当地人当然看得出我们的惊讶,笑着对我们说“我们当地的条件就是这样,只有旱厕,你们只能将就一下了。”
午后,下起了一场急雨,同学们看着远方的雨云与水雾一点点靠近,将窑洞外的高温浇低后又慢慢远去。雨后,同学们回到了三五九旅旧居门口,拿起了剪刀与红色彩纸,剪起了民间剪纸图案“同心鸟”。图案尽管不难,但也考验着耐心与细致。
剪完纸,同学们拿起铁铲与铁锹,向一公里开外的树苗培育地进发。走离大路,田间道路就十分难走了,再加上刚下过雨,走起来得十分小心。细小的树苗还有两年才能长大,周边却已经布满了杂草。开头,大家的动作都显得像“挖坑”,铁铲组也没有很好的掌握方法。当地人做了示范后,铁锹组反而羡慕起了铁铲的高效。一开始男女生都在挥舞农具,后来多是男生坚持着,但女生们也没有闲着。一个多小时后,树苗旁杂草都已经被连根翻出,而可以食用的野菜也撑满了一个塑料袋,大家的额头上也早已是积满了汗珠。
带着铁铲、铁锹和野菜,队伍又向回进发。路经篮球场时,一时兴起,几位男生还和带队的当地人打起了篮球。一番酣畅淋漓后,大家又坐回了三五九旅战士旧居的门口。傍晚的清风徐徐吹过,太阳也在天际徐徐落下,满天云彩呈现之景也是瞬息万变。不过由于球打得有些晚,厨房缺了帮手,七点四十分时同学们才吃上拌野菜、拌黄瓜和当地人特意准备的喜事饸饹。富有嚼劲的饸饹,浇上以西红柿为汤底、混有豆腐、肉块与洋芋块的汤汁,在饥肠辘辘时一起入口,还真叫人难以罢休。伴着落日美景,山上传出阵阵欢声笑语。
吃完后,大家在山上点起了篝火,围坐着唱起了一首又一首歌。大家首先跟着当地人学唱了整首的《南泥湾》,随后,大家也唱起了不少流行歌曲。歌曲唱罢,灯光熄灭,篝火犹燃,大家抬头一看,被头顶美丽的星空所彻底迷醉,纷纷以银河为背景留起了影。
回到窑洞时,已经十点半了。院外的小路上,只有带着手电筒才能走路。由于没有自来水,同学们用井水擦身后,准备就寝。突然,仿佛是院里传来几声尖叫,响彻天空,第二天早上才知道原来女同学在旱厕里受了虫子的惊吓。而男同学的窑洞里也扫出了一只蝎子。宁静的夜晚,被我们这些“城里人”搞得挺是闹腾。
“体验生活”的一天结束了,第二天一早,同学们将折回延安,乘坐火车前往西安,探寻“一带一路”的发展前景,并在博物馆与宏大的历史遗产前感受《中华文明通论(上)》课程所讲述过的历史。
探访长安城,挥别陕原西——西安活动纪实
8日下午,经过又一段火车上的旅途,同学们来到了十三朝古都西安。一下火车,宽敞的地铁站台仿佛把同学们带回了上海。团队中有的同学已经是第三次造访西安,而有的还是初来乍到,大家各自打开百度地图,组成小队,从住处出发开始了一天半的古城探访之旅。
大家首先探访的是钟楼、鼓楼与回民街。保存完好、大气宏伟的钟楼与鼓楼下,同学们都被其如今依旧光鲜的外貌所深深震撼了。回民街上,人流拥挤,同学们尝试着各类清真小吃,体验回汉杂居的人口构成给西安城带来的独特魅力。也有同学前往大雁塔与小雁塔一睹其落日时的风采。
第二天一早,小分队再次兵分多路,探索长安。大多数同学在近八点时乘上了公交车,前往八点半开门的陕西省历史博物馆进行参观。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内完整陈列着自史前到明清的文物,而以周、秦、汉、唐四个朝代的文物最为丰富。令同学们感到诧异的是,离开馆还有二十余分钟,领票与买票的队伍早早地就已看不见头、看不见尾。在九时四十分许,六位同学终于买到了博物馆“何家村出土文物珍品展”的门票得以进馆,此时队伍中已经有保安举着“上午门票已发完”的牌子。
走进展厅,与昨日钟楼、鼓楼下的心情不同,博物馆里拥挤的人流、污浊的空气使得同学们有些难以沉入历史的长河,游客们对着文物又是开闪光灯拍照又是伸手触摸也让同学们叹息不已。西安作为“一带一路”上经济实力和旅游资源最为丰富的城市,陕西历史博物馆作为陕西地区最大、最全的博物馆,如何提供更好的游览环境,如何规范游客参观秩序,成了每位同学心中难以挥去的思考题。
展厅里从史前到唐朝的丰富文物展示,恰好对应了第二学期《中华文明通论(上)》所涉及的主要历史时期,进一步加深了同学们对于仰韶文化、秦大一统王朝、隋唐文化的理解与体悟。特展《取经归来——一代宗师唐玄奘展》更是详细介绍了唐代的佛教文化知识,其中也涵盖了长安城内众多佛教建筑,尤其是大雁塔的修建经过。同学们还尤其幸运地欣赏到了《高棉的微笑——柬埔寨吴哥文物与艺术》特展,对吴哥文化有了大概的认识。
另一组同学来到了西安古城墙。漫步在四四方方的城墙上,欣赏西安城墙内外的不同风景,了解西安千年前的城市建设智慧和目前的城市规划情况。
晚上七时许,返沪的同学们陆续来到西安站乘坐T140次列车返回上海,同学们对于西安站独具特色的外表还没有夸赞完时,就发现车站混乱的内部秩序与新建的西安北站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这再次引起了同学们的深思。
在返沪的列车上,同学们明确了之后的任务分工,回顾了十天来所见所闻。
后记
从7月31日从上海出发,到8月9日在西安登上返沪的列车,小分队踏足延安、南泥湾与西安,体验了延安大学学生的生活,也基本走遍了延安市区的角角落落。在对一处处红色遗迹巡礼时,同学们体会着那个不讲求“精致的利己主义”而时兴着“为人民服务”精神的“大时代”,坚定着自己“立志、成才、报国、裕民”的信仰;在对历史细节一遍遍重温之下,体会到了共产党人创业初期的艰辛与不易;在路遥的文字里,感受着黄土高原的灵魂;在宝塔之下,感受到了青春的无限可能。这种“追忆红色年华,坚定报国之志”的感受,恐怕是延安留个每个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南泥湾,旱厕与星空在空间上重叠,简陋与华美在感官上交错,一锄头一铁锹下去的汗水与狗头枣和西瓜包着的甜蜜糅合在了一起。艰苦创业、大搞生产的精神,回到上科大,期待能转化为埋头读书、大搞学术的动力。
在西安,古今交融,各有看头。对于中国古代文明探求的热情,与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这座千年老城的新机遇的探求,都植在了同学们的心头。
然而,在咀嚼着延安各景点里包装好的红色大餐的同时,同学们也发现了市井生活中渐渐远去的文化气息。在注视着延安新区飞速建设的同时,也总感觉到延安独特气质的消隐。在当今的城市文化节奏与城市文化审美中,鲜活的红色文化应该是什么样子,又该怎样传承下去,都成为了同学们将要探求的话题。
一次远行,看到的太多,想到的也太多。围绕“延安红色精神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再发现与新形式宣传”这一课题,延安社会实践小分队将会进一步整理材料,针对已有专题或问题,结合实践所见,形成原创性的分析与评述或给出基于专业背景的建议或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