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院的天空  我的书院  书院动态
诺奖得主Michael Levitt教授:Is Basic Science Needed For Significant and Fundamental Discoveries
发布时间:2017-11-01        浏览次数:214


2017年10月31日,著名生物物理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斯坦福大学教授、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Michael Levitt 应我校书院“科技之光”讲座邀请,在校报告厅和师生们共同探讨“ Is Basic Science Needed For Significant and Fundamental Discoveries”。现场气氛热烈,座无虚席,听众除上科大的师生外,还有一部分来自于上海中学、复旦附中、华师大二附中等8所上海顶尖高中的同学们。Levitt教授的报告旁征博引,深入浅出,给予同学们极大的震撼与启发。

Levitt教授来自立陶宛的一个犹太家庭,他曾先后在比勒陀利亚大学(University of Pretoria)与伦敦国王学院(King 's College)学习。在以色列雷霍沃特的魏茨曼科学研究所期间,Levitt与Warshel(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三位得主之一)、Lifson一起,基于经典力学编写出了用于研究有机小分子的自洽力场(CFF)计算机程序。后在英国剑桥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继续研究生学习,直到1980年回到魏茨曼学院。自1987年以来,Levitt教授一直在斯坦福大学工作。

报告中,Levitt教授首先从近代生物物理的革命讲起。他认为,物理为生物这门学科打开了一座全新的大门,让生物学家能从本质上了解生命体运行的方式和原理。自1951年发现α螺旋起,生物学科中各种突破性的实验报告接踵而至。20岁时即开始独立研究的Michael Levitt教授对于多角度高分子物质的模型非常着迷,有着扎实物理背景的他开始致力于建立高分子(如蛋白质)的模型。在面对复杂而无序的蛋白质结构时,Levitt教授意识到,蛋白质只有是由链状折叠而成才可能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如他形容“Theribosome is a molecular machine”,生命体就是无数这样精密而一致的机器共同体,每一个微小的“零件”都隐藏着深奥的秘密,仅仅是最普遍的蛋白质,也以一种极其精妙的方式在生物体内“运作”。

在讲座中,Levitt教授曾多次提到他对计算机的热爱。“如果你问我爱好,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是编程。”正是他对新兴计算机技术的精确掌握与运用,使得研究复杂化学体系的多尺度模型能够有所进展和突破,同时也启发了众多致力于蛋白质研究的科学家。也正如诺贝尔委员会在2013年化学奖发布新闻稿中所说,“现在的计算机对于化学家来说如同试管一样重要”、“理论与实验研究紧密结合,使得解决一些以前无法有效解决的问题成为可能”。这也启示我们,在不同学科都高速发展、学科内又在不同方向上不断深入的今天,学科交叉和集成创新已成为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的重要思路。 

对于生物学将来的发展,MichaelLevitt教授并不打算止步于蛋白质,“未来是属于复杂化学体系的多尺度模型的”他说道。如今,本应享天伦之乐的他仍然拥有一个小的实验组,并准备继续活跃在探索科学疆界的前沿。

Levitt教授也提出了很重要的一点——对年轻科学家的支持与鼓励。有热情,能坚持,搞原创,追卓越,这既是教授对当下年轻科研工作者的要求,也是全社会对他们的共同期待。教授坚持给年轻人以独立与自由:“未来属于年轻的一代”。在给予帮助的同时,谨慎地将名誉留给他们。Levitt教授还表示,在科研资源日益丰富的今天,每一位科研工作者都更有可能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同时,与个人相比,科学与真理才是最大的赢家。

最后在讲座互动环节中,师生们积极提问,就人工智能的发展预期、当下科研就业前景、对年轻科学家的期盼与建议等话题与Levitt教授展开充分交流,Levitt教授针对问题也详细阐述了自己的看法。他还说在自己25岁做研究时,并没有想到30年后会因此而获得诺贝尔奖,因此建议大家要做好眼前并专注科研。Levitt教授的精彩回答赢得了在场经久不息的掌声。

Levitt教授的讲座,深刻地阐明了基础科学对于前沿科技研究的重要性,体现了他作为一名著名科学家的社会责任与学术担当。在未来的科研道路上,他希望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身影,引领学术界的不断发展与创新。教授的期待也激励着我校学子,学好基础科学,为之后的科学研究之路打下扎实的基础。








撰稿:沈嫣然 徐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