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博雅教育  博雅讲座
“信仰的力量”系列讲座——见证旷野南极-25次中国南极科考内陆队137个日日夜夜
发布时间:2017-10-31        浏览次数:635

10月27日晚,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毛一雷教授莅临我校,为同学们讲述了一场南极科考故事。毛教授作为第25次中国南极科考内陆队的随队医生,亲眼见证了旷野南极。

首先,毛教授跟大家介绍了有关南极的基本知识。北极是一片海洋,南极是一块陆地。南极圈是南纬66度33分以内,南极大陆的面积相当于中国再加上印度次大陆的面积,是一块完全被冰严严实实扣住的一块地,气温比北极低得多,进入南极大陆二三十公里内是没有企鹅等动物的足迹的。南极没有归属,有四个对科学考察最有地理价值的点:极点、冰点、磁点和高点。此前,美国在极点建立了科考站,俄罗斯人的东方站位于冰点之上,磁点则是法国建造的迪蒙迪维尔站,之后,中国在冰盖高点冰穹A附近建立了昆仑站,在昆仑站能观测到最新的全球极端最低气温,昆仑站的建立敲开了中国探究南极科学的巅峰之门。

讲座最引人入胜的部分是毛教授分享到南极科考,参与建立昆仑站的精彩经历和独特感受。毛一雷教授说:“我的使命是一名医生,带着‘探究在极度寒冷、极度高原、极度恐惧等环境下人体的变化’项目任务到南极,同时我对野外探险,自然考察兴致盎然。”他们遇到了很多艰险之境,如经过让水手们胆战心惊的“西风带”,教授给大家看了他亲自拍的照片,海浪中的船头几乎直指天空,海浪才起,便被剧烈的海风吹散成水雾,十分壮观。毛教授说一开始十分害怕,后来逐渐习惯了乘风破浪之感。还有艰难的冰盖之路,12辆雪地车队在冰天雪地中走了21天,周围白茫茫一片,走下去环境没有任何变化,人的方向感和目的性被破坏,容易变得抑郁和暴躁,最热的一个中午是零下36度。到达昆仑站点开始建房子,冰盖的海拔为4093米。路上如果遇上冰裂隙,一不小心有去无回。半夜两点,雪橇翻了,人崩溃了。但他们也目睹了许多美妙之景,震撼于大自然的力量。海上冰山洁白无瑕如白玉雕刻,比想象中大得多。他们第一次看到企鹅很激动,企鹅是群体动物,遇到他们四五个企鹅排成一排,整个队伍绕船一圈。夏天前后的阿德雷企鹅,体型差别很大,肥胖的体型是为了越冬。毛教授回忆道:“随队有人想抱抱憨态可掬的企鹅,生态平衡方面的专家却说,企鹅任何细小的改变都能导致它们越不了冬,抱了以后可能会改变它们的心跳或其他体征,增加二十次的心跳,能量就会被消耗。在南极,最好是不带走任何东西,也不留下任何东西。”还有不理会人的海豹,爱吃中餐的贼鸥,从教授一幅幅精彩的照片里,大家能感受到南极动物的可爱。讲座中,大家还了解了南极科考队如何探测海冰,破冰开路,如何生活等。

本次讲座毛教授全程都在用幽默的口吻,向同学们生动地讲述着南极科考的故事,大家边听边问,一室生春。教授曾写过一本书,记录了他在南极的日日夜夜,赠给了同学们。在毛教授的话语中,大家对南极那片洁白的净土有了身临其境之感,对到南极科考充满了向往,更重要的是上科大学子领略到了科研工作的艰辛与乐趣,体会与学习了南极科考队不畏艰险的科研精神。


毛一雷教授简介:

北京协和医院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医师协会肝脏外科医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肝脏学组委员,中华肿瘤学会肝癌学组委员,卫生部肝癌规范诊疗专家组专家,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肝胆胰协会中国分会委员,美国营养学会(ASN)委员。擅长腹部外科、主要是肝、胆疾病的诊断和外科治疗,同时对外科疑难和重症疾病的治疗、临床营养支持有较深的研究。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被北京协和医院外科评为十大优秀教授。2017年获得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表彰。

2008年担任中国第25次南极科考队内陆队的随队医生,亲身经历了再南极之巅(Dome A)建立昆仑站的工作,并用录音笔详细记录下南极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撰稿:尹博琦

摄影:郭陈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