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誓出征】
七月上海的夏天,带有北亚热带气候独特的湿热。出发时正值正午,天气热的出奇,将近40度的高温,但依然抑制不住同学们的热情。
在出发之前,同学们一同参加上海团市委主持的井冈山社会实践团出征授旗仪式。在各高校的宣誓声中,同学们接过团委领导递来的团队旗帜,为期10天的“井冈情·中国梦”暑期实践活动正式开始。
【初到基地】
早上5点半,在一阵闹铃之中醒来。刚整理完行李,列车便已到达井冈山。再转上大巴,经过数十公里的山路,辗转来到茨坪镇附近的共青团井冈山教育实践基地。实践基地于2014由共青团主持建成,专门承接与同学们类似的红色学习与社会实践项目。接下来的十天里,同学们将会在这里,和来自天南地北的其它十五所高校一起,完成社会实践任务。
从小就熟悉的“红米饭<里格>南瓜汤呦咳罗咳”的曲调,与视频中所表现的当地革命军在物资上的困难结合在一起,使同学们对革命的艰辛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也更为深切地感受到共产主义精神的传播和发扬为当时的革命区群众带来了怎样的福祉。“里格”、“介支个”此起彼伏的节奏穿插在悠扬的歌曲之中,仿佛将同学们再次带回了那个生存环境艰苦的年代,去体验当时当地的民俗风情与生存状况。
【红色精神讲座】
早上开营仪式之后,同学们被带往多媒体教室,参加“三湾改编”情景教学。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了解了这次改变革命进程的军队改革背后所隐含的动机,理解了在当时特定历史背景下所做抉择的先决历史和现实条件,对毛泽东思想的深刻性与进步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正是“支部建在连上”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建立士兵委员会”民主制度的施行,才使军队的战斗力得以有效保证。同时,同学们在课堂上亲身体验了民主选举产生班长、宣传员、炊事员等干部的过程。
培训基地的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的讲座。讲座上,同学们了解了井冈山成为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的历史过程。作为秋收起义(暴动)的领导者,在攻击长沙的计划失败转而进入井冈山山区后,毛泽东面临着太多的矛盾与挑战。来自共产中央思路分歧的压力,土客氏族的矛盾,甚至内部将领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让毛泽东不由得感慨“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真是不容易”,而这些最后也导致了袁文才、王佐等人悲剧的发生。老师不仅从宏观上展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发展的过程,同时也客观道出了共产中央在这一阶段革命过程中所具有的局限性,使同学们对共产党的发展过程有了更加全面、具体而深刻的认识。
【革命后代讲家风】
故事讲述一个普通的青年,怎样从一名虔诚的基督教徒,在延安精神感召之下,投身于共产主义事业,完成向共产党员的转变。
故事并不算特殊,但也许正是这种平凡,才带来更震撼人心的力量。同学们能够设身处地设想,在面临物资封锁、围剿等多重困难的时候,延安如《西行漫记》中埃德加·斯诺所述平等民主互助的氛围,和对共产远景的憧憬,为有志青年们带来怎样的精神力量。
因为“讲家风”活动,与同学们小组设计思维课程中,所选“帮助老年人讲述过去的故事”方向相契合。在讲座结束后,同学们分别向金星老师和吴亚先老师进行了将近一个小时的采访。采访中,最让人震撼的,莫过于当问到“费尽千辛万苦收集党史资料,来井冈山为同学们讲述父亲故事的最初动力是什么”,两位老人不约而同地给出了这样的答案:“想通过讲述曾经的故事,让你们了解到党的过去、发展过程和理想,理解革命时期的党和党员有多么好,他们的奉献造就了现在的中国”,“共产党是个好孩子,即使它现在面临许多质疑,但当时(可能并不被现在的青年了解)的共产党,确实承载着人民的意志和信任”。
【天街调研】
两天半的红色教学之后,同学们开始了自由调研。八十多年前,毛泽东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写下《反对本本主义》一文,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秉持这样的理念,同学们针对相关假设,设计了问卷、调查形式及采访初稿,根据事先的安排分为三个小队,分别来到天街调查游客、商家,和采访其它相关基地的相关人员,以了解当地的红色旅游及其它产业发展情况。
实践基地到茨坪镇天街只有两公里,不多时同学们便来到了街上。这里是茨坪镇上最热闹的地方,街上时不时有身着红军装或大或小的团队走过。同学们走访调查了十数家大大小小的商户,发现其中所售商品大都大同小异。规格、品牌,甚至价格都没有太大的差别。
在调查中,同学们发现井冈山的旅游产品大多由红米、糍粑、茶饼、毛主席像等构成。在来往的游客中购买的主要对象也是红米、茶饼等食品类。其他有纪念意义的工艺品吸引力不大。尤其陈列在柜的大量红色书籍(复古的黄纸)、红色歌谣CD无人问津,已经蒙上了灰。竹制品算是有吸引力的,但价格略高。
针对这样的情况,同学们放弃原先结构化访谈的设计,采用观察与深度访问相结合的形式开展调研。同学们找到了街上一位个体经营户。与其交谈中同学们了解到,他店里的土特产大都是有人拉到天街上找他们代为销售,而另一小部分供货渠道则是直接与厂商联系进货,由于当地土特产品被少数几家厂商所垄断,因此造成了产品的同质性。当同学们问到,作为个体户,怎么与形成产业化规模的连锁土特产超市竞争时,商户无奈地回答道,没法竞争,游客大都往大型超市去了,不过还好来的游客多,总有一些回到自己店里来,日子还能勉强凑合着过。
采访完商户后,一行人来到了当地一家红色书店。调研过程中,书店里一位老人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老人头发全白,佝偻着身子,在会员区的沙发上,拿着放大镜对着字典认真地一字一字地看,并不时在随身携带的纸袋中拿出几张小纸条作记录。尽管与主题没有直接明显的联系,但同学们感觉到这里面有故事可以挖掘,好奇心驱使同学们继续调查。据同学们向书店工作人员了解,老人基本每天都会来书店,往往拿几本字典、书帖或是一些与斗争有关的红色书籍,便到沙发上坐下,一坐便是四五个小时。老人耳背,只有靠的很近说话才能听见。工作人员说,他们照顾老人,让老人在会员区沙发上就坐,只提醒他不要在书上作标记。老人在阅读完之后,也会将书籍交还给他们再整理到书架。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这样一种默契。
同学们在一旁静静等待老人阅读结束,在老人起身离开后,在书店门口叫住了老人,说明来意后,老人告诉同学们,他年纪已逾九十,家住在南昌,每年夏天都会来到井冈山避暑。“这里(指茨坪镇)什么都好,就是没有图书馆,附近也只有这一家书店”。老人向同学们说明他身体不好不方便在阳光待太久,与同学们作别后离去。无法了解到老人过去的故事略有遗憾,但这次采访也并非没有收获。在回去整理资料后,与案头调查相结合,同学们将红色阅读也加入了所划定的当地特色产业之中。
与老人作别后继续向前走,于天街较深处,同学们看到了一家挂着醒目招牌的农村淘宝服务站。村淘项目负责人并不在店里,同学们按照店主给的负责人电话打了过去。“村小二”(即负责人)告诉同学们,他做农村淘宝项目,并没有打算把它作为主业。“做这个基本上赚不到钱。每天辛苦跑来跑去接各种项目,做一次不到5%的返利,赚到的收入还不如原来开服装店”。他也告诉了同学们村淘项目之中存在的另外一些问题,如阿里巴巴会定下很多的硬性指标,宣传工作很难开展等。因此本来意图实现农村与城市相连接的电商金融模式,在当地推行非常困难。
之后,同学们与其它小组会合返回了基地。经过晚上的讨论,结合各组的调查结果,原先以井冈山市花杜鹃花的产业化为产业扶贫突破口的设想被推翻。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杜鹃花工艺品没有商家制作,并且需要考虑杜鹃花花期无法常年销售;以杜鹃花为原料的食物不太具有食用上的特色,杜鹃花的可食用性知者甚少,不利于顾客中的相互推荐和传播。而当地的土特产以竹制品、糍粑、茶饼、果脯与其它干货为主,具体的产业情况又视不同村落资源各异。因此,同学们计划在明天深入走访调查神山村、拿山村等贫苦村,了解当地产业发展、精准扶贫政策开展情况,为实践方向的重构再做准备。
【拿山村、胜利村调研】
7月23日上午,刘晨曦小组搭乘班车,到井冈山火车站旁的拿山村进行探访。虽然车站于2007年建成,但并未给拿山村带来更加现代化的改观,她依然保有着朴实的模样。避着头顶一轮炎日,沿着青翠的进村小路,同学们走进了拿山村。
在荒弃无人的屋所间穿往,循着道路的痕迹,行到无路时,往往需要踏草而行。这里的房屋是确实的砖瓦砌垒,木质的门框上满布朽烂的痕迹,这份陈旧的贫困与影视作品中村屋的白墙红瓦不同,这是拿山村给同学们的第一份震撼和思索。
花了些许时间,同学们找到了一家“红卡户”。
在征得同意和理解后,同学们准备围绕致贫原因和政策补贴询问这家人。开始时,小组成员因为采访经验少,一时不知如何切入主题,只好从家常事的闲聊和寒暄逐渐过渡到话题。一场大病花去了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全部积蓄,令人唏嘘。根据提供的票据和收入证明,“红蓝卡”项目施行后,这样的红卡户每年会收到将近3万元的补助,而疾病的复查就要花去三分之一的收入。
当问及就业情况时,户主开始面露难色,抱怨劳动力的廉价。一个劳动力一年1-2万元的收入,在大城市的学生看来,是难以维系一家人生活的,平时生活的艰苦可见一斑。户主补道,原先的田地被车站建设所征用,现在的大部分田地归合作社种植草莓,政府帮他们入了股份。最后问到对政策和帮扶有什么意见时,他直言到:“后续没有跟上。”在2016年被评定为已脱贫后,很多补贴便停了,但全家尚未缓和过来。
晌午,因为不便打扰午饭,同学们就告辞了。一位串门的邻居在一番浅谈后为同学们指了车站方向的路。路宽只有大约40公分,一旁是拿山村,一旁是铁路和车站,宛若一条分界线:一旁是贫困,而一旁是现代化和发达。
经过中午短暂的休憩,同学们把目标锁定在铁路另一旁的胜利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条直通村内的水泥路,路旁是青翠的田野,前方是四层高的楼栋,相比拿山村,可以说好了很多。
同学们顺着水泥路寻找红蓝卡的踪迹,但久寻无果,也许是胜利村收入水平稍高一些。70岁的彭奶奶对同学们的探访很感兴趣,给同学们做了一些介绍。从她口中同学们得知,胜利村也属于车站建设的范围。田地被征用后,村民更多选择外出务工。
在了解老奶奶的家庭基本情况之后,同学们增加了一些更实际的问题。
——您考虑过到镇上的廉租房住吗?
——盖了新房,而且到镇里住花钱。
... ...
——有没有交过医保和养老保险呢?
——医保以前交过,后来扔了。
... ...
——既然您儿子在火车站工作,赚钱多吗?
——不多,千把块钱。
这几个问题既是同学们最先想到的几个问题,也是在调查中村民认为的几个难题:新城区消费水平高,没有医保和养老金,本地工资低。结合拿山村因病致贫的情况,同学们把后面的调研重点设定为医疗保障的推行。
【神山村调研】
一到村子,神山村的村委书记热情招待了同学们,当问及这里村民的生活状况时,村委书记也是满脸高兴地说:“村里这一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嘞,村里开展了农家乐活动,我们村民的生活水品也得到了极大地改善,这都得感谢政府,感谢党对我们普通百姓的关心呐!”。的确,在刚进小山村的同学们看到的是:缓缓转动的水车,极具地方特色的大块青石板铺满村落,雪白的墙壁,色彩鲜明的房顶油漆,人民幸福的脸庞。随着前进的步伐,我们了解到了这里的村民自力更生在政府的扶持下,不但新加了“和习主席一起打糍粑”的活动,也结合当地“多山多竹”的特色开发出了竹制茶具,竹制生活用品等新产品。可见这里村民的生活有了显著的提高。
土路蜿蜒曲折,通向深山。神山村的全貌即将展现在我们眼前,前面同学们只是看见她的冰山一角。
道路还在不断延伸,而同学们发现人烟渐稀。路途当中同学们采访独处在山涧中的一户人家。从他们那里得知原来神山村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是习总书记参观过的地方,叫神山组(音译);而后半部分的周山组(音译)由于离村口较远所以他没有进去(或许根本不知道它的存在)。同学们看到的是一群师傅在慢慢铺着水泥,向着蜿蜒不断的山路。当问及生活来源时,房主实话而谈:“自从习主席来神山村前后,当地政府退耕还林,自己分的土地上要求种满竹子和护山林,但这竹子也长得慢,我们也没有村前人的手艺,要搞农家乐吧,我们也不能拿出那么多钱翻新房屋和土地,毕竟村前那些人是有周围地市的大老板投资才造的那么好的嘛,他们的收益归他们的。而我们还是靠着政府给的救济钱吃饭呐,我们已经很感激政府了”。收集了这些情报后,觉得此地的村况并没有那么简单。
夏日大暑过后的某天,同学们顶和煦阳光踏在土路上向着神山村背后的村落前进。果不其然,走过十几分钟的秃路之后,同学们见到了一个小村落。第一印象还不差嘛,有各自的小院有的住户还有小二层。在这里同学们遇见了亲切的村民,村民们带着满脸幸福的表情给同学们讲到:“习主席并没有来到我们山后的小村落,虽然没来过但原来我们的生活也算是自给自足,原来我们养的有羊每年还能赚个羊肉钱,现在退耕还林,开始中黄桃树,为保树苗,羊以20元每斤被政府强购,并要求以后不能养羊。现在手里虽然每月都能收到政府的补助,但每年赚的钱少多了呀。家里想给孩子买个新房子也买不起呀,这不是没钱嘛。”此后同学们一一访问了此村内剩余的村民,认真听取村民的生活实情,记下了它们生活中的诸多难题,收集整合了上来,发现此村虽有改善但还需政府的扶持和坚持。
【体验红军的一天】
7月24日,我们换上了红军装,背上仿真枪,体验红军的生活,学习井冈山革命历史。看着彼此军帽上的红星,大家都仿佛回到了过去那个战火纷飞的岁月,在觉得新奇的同时,也感到了历史的重量。我们究竟能不能把井冈山的革命精神传承发扬下去呢?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我们需要怎么做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先前往烈士陵园,祭奠革命先烈。在这里,我们列队整齐,在纪念堂中敬献花圈,怀着哀思悼念死难烈士。通过讲解员的介绍,同学们了解到在井冈山短短两年零四个月的斗争中,总共牺牲了4万多名军民。国民党对根据地展开残酷的围剿,在艰苦条件中,红军顽强拼搏,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战斗诗篇。正是因为他们的牺牲,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辛福生活。对他们最好的怀念,便是以他们为榜样,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乐于奉献、勇于牺牲。
在参观了茅坪八角楼毛泽东故居后,便是今天的重头戏:3.7公里的山地负重行军。每个班的同学除了枪,还要携带一副竹担架和一个20斤重的弹药箱。在走过崎岖山路,注意脚下碎石和牛粪的同时,同学们还要按寻找地图上的标记寻找碑,并拍照证明队伍已经抵达过所有的地点。
烈日当头,同学们的军装不一会儿就被汗水浸湿,但大家依然斗志高昂。有两个点分别在不同的方向,同学们便分为两个小队,分别探访,最后在终点处的小学前胜利会师。在征程中,同学们主动轮流背负沉重的物资,有的查地图带路,有的负责拍照记录,分工明确,井然有序,体现了上科大学子的风采。
中午同学们到当地村民家自己生火做饭,用的是烧柴的大锅。在烹饪过程中,同学们碰到烟雾太大,缺乏做菜经验,厨具操作不顺手等问题,但都一一克服了,成功张罗出一桌饭菜。同学们围坐在饭桌旁,一边享用野味,一边听老乡讲当年红军的革命故事。不知是因为行军后特别饿,还是因为自己做饭的成就感,大家都吃得很多,心满意足。
随后同学们乘车前往黄洋界景区。毛主席在他的三首关于井冈山的诗词中都提到了黄洋界。是什么让黄洋界这么特殊呢?原来黄洋界哨所是把守井冈山根据地的重要门户,也是国民党部队进犯根据地的必经之地。这里地势险要,山林密布,红军利用地形优势,团结当地民众,布下竹签阵、滚木等防御设施,灵活作战,曾经取得以一个营的兵力击退国民党四个团的进攻的辉煌胜利。同学们在纪念碑前合影留念,穿行过山间小路,感叹景色的雄奇。
【探访部分井冈山绿色和红色旅游资源】
听着带班老师的讲解声,看着被当地百姓保留下来的旧居残墙,我们的心仿佛也回到了革命年代,听到老师讲到屋后的被火烧毁的树桩在建国时和改革开放后两次枯木逢春,一种难以名状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再次对主席的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龙潭景区是绿色井冈的一部分,其主要构成是一条向山外流淌的河流,在景区内形成了五条瀑布,五个深潭的美丽景象,也因此有了无数领导人和文人墨客的摩崖题词。我们从地图上看到景区可以分为水景和山景两个主题片区,然而当走到第一个岔路口我们便发现通往山景的道路被封锁了,不得已折向水景,走到尽头准备再上山景时,一块木牌又挡住了去路,这样景区开放的面积就不到一半,而且只能原路返回或者缆车返回。到景区门口询问了工作人员,可工作人员态度非常恶劣,以“看那么多还不够啊”为由搪塞,坚决不提整修为什么不对外发布消息、景区虚大的问题,且激流中依然存在着垃圾未曾清理,上下标志也不清楚。井冈山不能只依靠秀丽的山水来招揽游客,周到的服务与诚实守信才是招徕游客的不二法门。
走出龙潭,我们去了红四军医院和烈士纪念碑,由于叛徒出卖,在第三次围剿中敌人从龙潭绕过了黄洋界偷袭小井医院,杀死了一百多位红军伤员和医生护士,行为令人发指。医院只有两层,可是没有用一颗铁钉,全部是竹钉构成,也几乎没有药品,只有一些山中的草药,更没有消毒剂,只有一点盐,到了中期盐也供应不足无法消毒,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红军将士们依旧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的军事奇迹,实在是让人惊叹。看到一个个的感人故事,不觉潸然泪下。
【市政府调研】
我们先后采访了拿山乡乡政府扶贫办的工作人员和市扶贫办的工作人员,希望了解一些井冈山市精准扶贫及其相关政策的执行状况。从他们口中,同学们了解到了“红蓝卡”贫困户在鉴定分配过程中的具体执行方法。红蓝卡户最初由每个村初步统计产生,主要考察条件有年收入、劳动力、居住情况、交通情况等,有每个村统计上报乡扶贫办,由他们进行包括干部进村实地考察等七项检查方法,保证上报的数据的可靠性。每年,干部还会定期对贫困户及村中的其他农户进行实地考察,已排除那些临时造假、不符合贫困户指标的假贫困户,同时,对那些新出现的、还未上报贫困户的家庭进行补加。比如2016年,井冈山市就有36户农户新加入了贫困户的保障。据了解,目前井冈山市90%的贫困户已脱贫,政府通过统一经营草莓园的方式为贫困居民提供稳定的分红收入,解决了一大批贫困居民无稳定收入的问题。
总体来说,井冈山市扶贫工作的展开还是十分严谨细致的。从政策上看,扶贫工作顺利进行,其扶贫的精准性以及效率还是可圈可点的。然而,其在村中的执行过程是否严谨,有待商榷。
另外,我们还采访了井冈山市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我们从中了解到,井冈山市刚刚进行了城乡医疗保险改革,农村户口由原来的每年110元(返90元),变为了每年统一的150元(返75元),部分村民无法体会到新医保给他们带来的益处,认为多交这部分保金不划算,因此未缴纳新医保。我们相信,随时间的推移,他们会逐渐了解到新医保为他们带来的巨大便益,从而加入到新医保的行列之中。
我们发现,在之前的调查和采访中,因病致贫成为主要原因,一部分村民不理解医保的作用,从而导致灾祸时无助。其次,井冈山扶贫工作大多着力于利用分红等方式“砸钱脱贫”,在特定时期这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式,正如这两年井冈山脱贫之快之好数全国之首,但在实现摘帽以后,如何保持稳定可持续发展却更应该得到重视。此外,在政策的执行和宣传中,执行过程的严谨性有待考证。
【文艺汇演】
“我们在这红色的井冈……”,随着《梦想·井冈》的唱响,大家期待很久的文艺汇演也拉开了序幕,各校精心准备的节目也将陆续呈现在大家面前。Won团队李玙谦同学,也准备了一曲单簧管独奏。
李玙谦说:“这也是我第一次在这么大的场合表演,说不紧张那是不可能的。当时接受这个任务的时候,除了为学校荣誉考虑,就带有挑战自己的想法。而且为了给观众提供更好的享受,我表演之前是进行了背谱的,这也增加了我上台的压力。候场的时候真的很紧张,看着前面那个节目一点点的结束,手心也开始微微冒汗,当时是真的体会到了那种希望时间定格,前面那个节目永远不要演完的感觉。但这当然不可能,最终轮到我上场。开始的时候还比较顺利,中间一点也许是比较紧张,吹出来是有一点差错的,之前听过我试奏的同学应该能听出,临时稍改了一下谱子,还好没有影响到整个演出的效果。之后渐渐不紧张了,吹的也更顺利了,圆满完成演奏的那一刻的心情是激动的。终是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
之后的节目也同样精彩,各种歌曲、口技节目都争相上场,观众们一次又一次的热烈掌声显示着他们内心的满足以及对于节目质量的肯定。演出最后,各校争相涌上舞台拍照留念,各高校之间通过这短短的一个星期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
【最后一天】
在基地活动的最后一天,我们围绕课题,开始整理资料和录音,并把音频和视频资料转换成了文字材料。各组基于自己的调查结果开始了激烈讨论,围绕各自对井冈山的看法交换意见。一组同学发现同样有着红色旅游资源且交通便利的龙市无人问津,觉得这个地方可以大有作为。一组同学在经过神山村的调研后,发现有许多物美价廉的产品滞销,决定运用电商的方式帮助他们销售。最后,我们统一决定将在龙市打造红色旅游新中心和电商扶贫作为报告重点。由于在基地的调研时间短,我们决定在回去之后进行下一步的讨论和完善。
基地在我们临走之前,为我们举办了一个隆重的结业仪式,十五所高校的学生齐聚一堂,接受团中央领导授予的结业证书。自此,我们结束了在基地的七天生活,是该启程,为下一段道路。
晚上,大家围坐在一起畅谈感想。回忆起这几天在一起的时光,还有走过的那些崎岖山路,看过的那些淳朴笑容,经历过的那些坎坷颠簸,大家不经感慨万千。畅饮畅谈,忧国忧民。
供稿:李玙谦,张儒霖,齐正坤,江天,王臻,杨硕,刘晨曦等
编辑:刘晨曦,齐正坤
带队老师:邹燕、贺海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