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院的天空  我的书院  书院动态
国际创新夏令营体验录(四)——留学生活
发布时间:2017-08-07        浏览次数:1473

(一)访在英留学生有感

出国、留学,这两个本来很中性的词语,不知从何时开始,不再是勤奋刻苦敢闯的代名词,反而意味着所谓的“土豪、富二代”。这次来到伦敦,异国他乡有的同学恰巧遇到了初中的小伙伴,攀谈起来才发现,大部分留学生都跟国内大学生一样,掰着手指头过着平常的琐碎日子。他们会习惯性地把价签上的数字乘以9,也会时常因为高昂的生活开支感到深深的肉疼;他们会因为学校昂贵的宿舍费而选择几公里外的住宿,挤公交上下学,苦不堪言;甚至,也不乏有的人是完全靠半工半读完成学业,每天上课、兼职到深夜是常态……对于绝大多数留学生来说,能赚够平时的生活费就是节约了家里一大笔开支,而且这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

我们在希斯罗机场值机时,偶遇一个约克大学的小姐姐,分给饥饿的同学一个饭团。聊起来,她独自一人中午从学校出发,晚上到伦敦机场坐等延误,12个小时飞到上海,还要坐二号线去虹桥,坐高铁回武汉,整个旅程想想我们都头皮发麻。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希望身边每一个在异乡奋斗的人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

有一句话叫“年轻人最可贵的不是你已经拥有了什么,而是你用尽力气想要去创造什么。”对于他们,出国了,留学了,不意味着不拼了,而是为了更渊博的知识,更广阔的眼界,更丰富的人生经历。其实,并不是所有东西都和我们看到的一样美好,所有的美好都是用无数的泪水和汗水换来的。

PS:除了40度的天气和向伦敦靠拢的房价,感觉上海真的是世界上最好的城市。

 

(二)关于留学

接触了多位在英国的留学生,有读本科、硕士、博士,还有博士后深造的。交流后,感觉高等教育在英国更多像是作为一个产业而存在的,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盈利赚钱。学生除了需要负担高昂的学费之外,相关其他生活成本(如运动、社交)也很高。如果未申请到一定数额的奖学金或者补助的话,个人家庭如果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那是无法顺利完成学业的。再者,为了更好地融入当地,留学生还需要面对较大的文化背景差异。如何弥合或缩小这种差异,融入当地学习生活之中对于留英学习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当今中国,出国留学已十分常见,许多家长甚至在子女大学之前就将孩子送出国留学,尤其选择留英读书更是一大热门。但是留英读书拥有远高于国内的学业压力与经济压力。对于留英读书,不应盲目跟风,尤其是孩子,应结合实际情况,认真评估自己是否能正确面对这种压力,在压力中提升自己使自己得到成长,我们认为这是每个留英学子都需要认真思考的。国内高等教育虽然与有历史悠久的英国高等教育有一定差距,但是近年来国内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在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下,教育理念、教学水平以及相关配套设施都得到了长足进步与发展,国内顶尖高校与欧美传统名校的差距正在明显缩小,我们同学讨论起来,感觉高研院和上科大的教育理念、基础设施一点不比国外差。希望莘莘学子能够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不同的教育资源,通过教育学习实现更为开阔的人生,一同为祖国的强盛与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三)游学,游or学?

行走在伦敦街头,市中心的各大景点,随处可见来自中国的夏令营游学团队。从小学生、初中生至高中生均有。看着一张张稚嫩的面孔、统一的教育培训机构着装,我们心里颇有些感触。与游学的同学们攀谈起来,了解到这样的海外夏令营大致分为两类,一是以“增长见识”为主,通过游学了解国外文化、生活,主要针对人群是小学生和初中生;第二类是以“留学(课程)预考察”为主,参加者多数是有出国留学打算的高中生,希望提前体验相关国家和学校的留学生活,事先了解报考院校氛围等。

再细细听下来,海外游学更像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出国之前很多孩子对国外的了解还停留在想像中,实地游学考察让不少学生对独立生活有了初步体验。孩子可以去名校体验学术氛围,可以去博物馆感受文化魅力。这种体验锻炼了他们的团队意识、培养独立精神和社交能力,对孩子的影响往往比一两堂知识课更有价值;另一方面,“游学”似乎更多采取“名校游”的方式,“游而少学”,停留在较低的观光旅游层次,鲜有能够像我们这次国际创新夏令营这样和名校来一场深度对话的。“游而少学”的“游学”失去了应有的教育性和学习力度。

 


撰稿:王其炎、祁文强、赵孝菊、

                                                殷雯婧、丁泽涛、胡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