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院的天空  我的书院  书院动态
国际创新夏令营体验录(三)——英伦文化
发布时间:2017-08-07        浏览次数:1102

要真正了解一个地方,理解一种观点,不仅要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本次国际创新夏令营还安排了精彩纷呈的参访活动。英国科学博物馆、巨石阵、白金汉宫、温莎古堡等英国著名自然历史遗迹,以及在英格兰看到的点点滴滴,都给国际创新夏令营营员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感触。


(一)坚持传统,展现自我

结伴漫步在牛津小镇之中,感受着中世纪的文化与当代大学生活的完美融合;撑船徜徉在康河之上,体会着八个世纪时光的深沉积淀。幽幽古堡诉说着辉煌的过去;巍巍宫殿期许着美好的未来。无论是在伦敦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还是卡迪夫、布里斯托、巴斯、温莎这样的中小城镇,英国人民都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传统文化的那份自豪。在本次高研院与上科大联合举办的国际创新夏令营活动中,我们最大的体会就是英伦人民对传统文化的细致保护与对自我特色的展现与传承。



一说到英国,最容易让人想起的应该是英国的皇室。白金汉宫人山人海,为一睹皇家卫兵的飒爽英姿;温莎城堡人流如潮,想一观皇室的雍容典雅。熊皮高帽配上红色制服,皇家卫兵虽然在整齐划一的程度上,显得有些训练不足,但是这个形象已经代表英国文化,在所有游客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无论是反对封建体制的社会变革,还是毁灭性的世界大战,英国人民依然选择并支持皇室,让其继续传承。现在,英国皇室俨然已经成为了英国文化的符号象征,不仅吸引着全世界络绎不绝的游人来到英国,也在对全世界进行文化的输出,诉说着那份古老的骄傲。


(卡迪夫大部分标识都会用英文与威尔士语同时标注)


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上,让我们体会更深刻的是在威尔士首府卡迪夫。一进入卡迪夫,我们就疑惑地发现当地所有的英文语句下面都有一行完全看不懂的单词。恰好,我们的大巴司机Kirth就是威尔士本地人,问他这是什么语言,他骄傲地说这是威尔士语,他自己也不会说,因为自己上学时,每周只有30分钟的威尔士语课程。但现在的情况则截然不同,他孙女的学校已经使用威尔士语进行教学。我们夸赞道,看到自己的后辈能够使用当地特色的语言一定是种莫大的幸福,Kirth脸上洋溢出自豪的微笑。使用人数并不多的威尔士语没有被当今世界最流行的英语吞没并使用至今,被视为威尔士的八大奇迹之一。一直以来,我们都以没有口音的普通话感觉到自豪,也很少使用家乡方言,但是现在想想,广袤的中华大地上,各类地方语言也同样是博大的中华文化中多彩的一章,有机会也可以适当的宣传与保护地区性特色。

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们学习到了很多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但在增进与全世界融合交流的同时,我们也应该保护我们的传统,坚持自我,骄傲地向全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风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这趟英伦之旅中,最大的收获与启示莫过于此。



(二)文化传承

(温莎古堡前的我们)


英国不大,可是我们每到一个地方都会被它的宏伟所震撼。当然在国内我们也有非常宏伟、足够震撼的名胜古迹。区别的是,在英国时常会见到穿着复古、又十分绅士的工作人员,其着装打扮也与周围融为一体,非常和谐。相对于建筑本身的震撼,他们对传统的延续更令人震撼。由于一些历史原因,中国很多珍贵的历史文物被掠夺,但是我们更应该好好保护现存文物遗迹,包括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优良传统的继承,会使我们更加容易找到归属感,也会使中华民族更具有吸引力。韩国的一次次申遗,给我们敲响了一次次的警钟。我们自己不重视的恰是别人所觊觎的,保护、恢复一些我们曾经的优良传统对于增加祖国的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某种程度上可以起到十分关键与重要的作用。



(三)马路文化

英国虽不是汽车发明国,也非汽车大国,但毕竟是最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与汽车相处超过百年,马路文明丝毫不逊色于其他欧洲国家,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近距离接触英国马路文化,你会发现那是一种深入骨髓、习惯成自然的绅士文化。英国马路极少听到喇叭声,即便最拥堵的伦敦街头,也是如此。遇见行人,停车;遇见小狗小猫,仍是停车。英国不开路,不像中国的道路那般横平竖直,这里是哪里有路修哪里,很多路都是弧形的,这是英格兰独有的温柔。

而英国的马路文化也是疯狂的,这里人行横道的绿灯时间都很短,但红灯时足够长,所以这里的司机开车都像是开F1方程式。不过由于大家都很守交规,所以英国的交通事故率其实很低。但即便这样,我们走在路边时也难免会心惊胆战,看着一辆辆车飞奔过去时,心中总由不得叹一句:“开车太野了!”这也是英格兰独特的疯狂。

在英国,有些文化风俗与中国不相同,这让我们学会了相互尊重对方的文化。



(四)英伦生活

英国马路并不宽阔,但却十分干净整洁。耳之所闻,没有喧闹,没有繁杂,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和谐。各种肤色的行人穿梭在校园之中,面对着那一个个陌生而善意的面孔,让人觉得温暖而惬意。与各所顶级名校平易近人的教授们、热情友善的学生以及工作人员的交流,迅速拉近了我们与这些名校的距离。让我们心中对这传统的英伦国家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暖意,一种似曾相识之感。每一寸平静的时光中都会有不经意让我们感动的瞬间。

在这里,每种职业都被认真对待。自认为高知的我们,发现自己在精神愉悦度上远不如那撑船的小哥Jicos。大街上的清洁工帅哥,带着耳钉帅到惨无人道,走起路来总是model即视感。每个人都在认认真真地工作。从点单员,到driver,从酒店receptionist到收银员,这些看似普通的工作,实在是被他们做的太过瘾了。“人活着,就要开心。自己过的开心,也能感染别人过的开心。”——原以为这是一件了不起的难事,但似乎这里每个人都做到了。



撰稿、拍照:潘庆广、熊云杰、吴越峡、

唐一丰、王刚、梁庄典、陈宸、田林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