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伦敦,我们一路向西,驱车前往“欧洲最年轻的首府”—威尔士首府卡迪夫。提起英国,我们第一印象总是繁华的大都市伦敦,可随着车子驶入威尔士地界,一副与世无争的乡村景象映入眼帘:蓝天碧草牛羊成群,往北看群山连绵,往南看山海一色。这才慢慢理解了林语堂的“世界大同的理想生活,就是住在英国的乡村”。我们的大巴司机Kirth是威尔士本地人,也自豪地向我们介绍起威尔士的点点滴滴。还未正式走进卡迪夫,这座城市已经给我们带来了其他城市没法媲美的亲和感。
(英国乡村一窥)
在伦敦西南方向的卡迪夫大学(CardiffUniversity)和布里斯托大学(University of Bristol),虽然名气不及G5超级精英大学,但作为罗素大学集团(The Russell Group)成员和世界大学联盟(Worldwide Universities Network,简称WUN)成员,都是享誉世界的知名学府,也是此行访学的重点行程之一,一路走来,确实给我们带来了与伦敦完全不一样的体验。
【7月26日 卡迪夫大学】
在抵达卡迪夫大学之前,我们大部分同学都是第一次听说卡迪夫大学,甚至第一次听说卡迪夫这座城市。我们在网上查了很多关于卡迪夫与卡迪夫大学的信息,网上都说卡迪夫这座城市是英国最适宜居住的城市之一,卡迪夫的人民也非常地热情洋溢,但这些印象始终是模糊与抽象的,似乎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就这样抱着怀疑和好奇的心态我们来到了卡迪夫大学。
刚进入卡迪夫大学主建筑,我们便迎来了卡迪夫大学国际事务办公室的Alex老师和来自中国的在读博士生Anne。Alex介绍了卡迪夫大学的发展和科研情况,卡迪夫大学的形象在我们的头脑中变得清晰而具体起来。卡迪夫大学是一个国际性的学校,它有着7000名国际学生,来自150个不同的国家,其中中国学生就有1700多名。在350000名居住在卡迪夫的居民中,有30000名学生在卡迪夫大学上学,人数占比近1/10。Alex的热情洋溢让我们感觉亲切不已,而他们的热情也感染了我们,我们也非常积极地与卡迪夫大学国际事务副主任暨工程学院的Benedikt教授以及计算机科学学院的Walker教授探讨了很多问题。
Benedik教授和Walker教授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卡迪夫大学的工程学院及计算机学院的各个专业,以及目前卡迪夫大学与国内大学国际合作交流的情况。同学们也就自己的科研内容,结合两位教授的讲述向教授们提问。面对同学们连珠炮式地提问,两位教授耐心地向我们娓娓道来。两位教授都表示,虽然这次是首次了解高研院和上科大,但是高研院和上科大先进的培养理念以及优秀的研究成果也令人惊讶,期待有机会与高研院和上科大开展更广泛的合作交流。
除此之外,Walker教授还结合自己的科研工作经历,和大家分享了有关科研的一些心得体会;科研就是苦行僧,耗时久、投入大、结果却不一定理想。要懂得苦中作乐,享受科研过程中对自身能力的提升及体验,不要仅仅关注于结果的优劣。往往在科研实践过程中所学习体验到的知识,才是真正受益终生的无价之宝。
Benedikt教授讲到学生的培养也是多方位的,不仅要有基础知识的积累,也更加注重实践经历的拓展和就业择业的辅导,这也是企业在招聘时最看重的。英国的学生在求职时往往要提供大量的实习、实践的经历,重基础、重实践,这与高研院和上科大的培养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处,在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去经历体验,从生活中感受生命的意义,从体验中了解我们报国裕民的方向,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
【7月27日 布里斯托大学】
离开卡迪夫大学来到另一座美丽的城市——布里斯托,在车上远远的我们便被布里斯托大学的地标性建筑——法学院大楼Wills MemorialBuilding华丽的建筑艺术与别具一格的建筑风格所吸引,赞叹不绝。布里斯托大学国际关系与合作处主任LornaCuckow女士引领我们进入了圆形演讲厅,圆形演讲厅平时较少使用,它也代表了布里斯托大学对我们的最高礼遇。Lorna从多个角度向我们细致介绍了布里斯托大学,包括科研实力、院所介绍、学生培养、企业联系、未来发展等。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与卡迪夫大学相同,布里斯托大学作为始建于1876年的老牌大学,如今也十分重视创新项目以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学校的未来发展展望时,反复提到了三个关键词:“创新(innovation)”、“国际化(international)”、“可持续(sustainable)”。有趣的是,Lorna介绍说布里斯托大学的科研实力位居英国前五,而另外四所大学都在我们的访问之列。
卡迪夫大学与布里斯托大学,这两所有着上百年历史的名校让我们切实地感受到,时间与历史的沉淀给予了他们先进的科研水平和丰富的人文关怀。相比于它们,高研院和上科大的历史就短了很多,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有着不可弥补的劣势——事实上,高研院和上科大在很多地方,比如前沿视野、创新驱动等新兴概念上比这些老牌名校甚至超前了很多。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它们也意识到时代发展的需要,如卡迪夫大学与布里斯托大学都在近年来开展了“innovation program”,开始重视科研技术与创新理念的结合。我们则更加应该发扬我们在创新方面的长处,把科研做活,让科研拥有可持续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随后,在中国国务院港澳台办公室工作、目前获得“志奋领”奖学金在布里斯托大学攻读硕士的张邯老师和修读本科的刘锐同学与我们交流了自己的学习体会和兼职经历,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了在外留学生的坚强与努力。在卡迪夫大学和布里斯托大学,学生们除了学习,还要担心生活费、住宿费等问题,他们的生活不仅仅只有学习。相对于现在还要靠着父母的我们,他们已经算是半踏入社会了。无忧无虑生活的我们,明显缺少一种他们对于生活的紧迫感。在科研方面,我们学校和他们几乎没有什么差别,在英国对于本科生进入实验室也是相当重视,科研实践对于理工科本科生来说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在我们参观布里斯托大学校园的时候,正好看到有个学生社团在为阿兹海默症患者进行募捐活动。捐赠者还可以拿走一个他们亲手做的小纸杯蛋糕作为回报,我们也集体组织进行了捐款。反思我们自己,对于公益和志愿者活动的参与程度并不高,总是觉得自己的学习压力很大,没有时间,没有兴趣。反思一下,参加这些活动,除了能帮助到有需要的弱势群体,更重要的是会让我们在自愿付出的过程中,心灵归于宁静、平和,不再那么浮躁。而这恰恰是潜心进行学术研究最最需要的一种心态。
【7月28日 牛津大学】
英格兰之旅的最后一站,也是此行的重头戏,我们来到了英国乃至世界上的顶尖高校——牛津大学。与剑桥不同,牛津大学建校更早,面积更大,这座有着900年历史的古老学府,亦是英国领袖的摇篮,包括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在内的27位英国首相曾求学于此。如果说剑桥是“城市中的大学”,那么牛津一定是“大学中的城市”,城市中分布着38个大大小小的学院。
(牛津自然史博物馆,城中散落着数十所大大小小这样的博物馆)
走在牛津的街头,同学们更多的好奇是牛津大学如何能成为世界一流名校?分散在牛津各处的博物馆以及教堂,仿佛也告诉了我们一些答案。这些博物馆不仅仅具有科普的作用,他们不同的馆间特色鲜明,既有这项科学的起源又有它的发展以及最新的进展,其逻辑上的延续分明就是一项科学技术的发展史,让我们对人类和自然发展的历史产生了回顾与思考,同时给我们展示了历代科学家对科学技术的信仰。每个科研人都应该有着区别于一般人的信仰,从切实推动科学进步与产业发展的大局出发,实现人类社会与自身发展的和谐统一,而且我们坚信追求的最终是会实现的,是会点点滴滴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
牛津的学习氛围极为民主而开放,我们也顺道体验了下牛津style,在牛津大学俱乐部这个名人云集创新不断之地,边品尝地道的英式下午茶,边与中科院出身目前在牛津开展博士后工作的吴老师畅所欲言,大家争先恐后地提问,这大抵有点符合牛津的学风:自由而思辨的灵魂。而初到牛津大家心中的那个好奇,在与吴老师一番交谈之后仿佛找到了一些答案。牛津厚重的历史以及传统的延续使得每一个牛津人都有充分的信心能够和牛津一起成长,当然牛津严格的准入门槛也是保证其活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有同学提到国外科研与国内科研的不同,感觉英国的高校学术氛围很自由,大学都是没有围墙的,校园里的草坪上学生们随意坐着,随处可见不同肤色、不同专业的人群讨论学术问题,就像一个大派对,大家交流思想,碰撞火花。但是在对待科研的态度上,通过英国老师们的介绍,他们非常坚持忠于客观事实,这也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
吴老师讲到牛津的科研生活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科研位置往往要去申请,其次是要有资金支持,这看起来似乎更加自由,但是却非常有压力。为了得到更多的资助以及更可靠的经济来源,必须十分努力地去创造更多的机会与成果。在谈及科研方面,同布里斯托两位老师一样,吴老师给我们的回答非常相似,科研是件艰苦的事情,目的要明确、信念要坚定,但要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享受这个过程比结果更加重要,这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创新。
【游学小体会Part2】
从伦敦大学学院和帝国理工学院,我们见识到了大城市中学校的精干和高效率;从剑桥大学和卡迪夫大学,我们体会到了花园中学校的优雅和自在;从牛津大学和布里斯托大学,我们感受到了学校与城市融为一体的和谐和自由。无论是哪个城市,总是传统与现代并存,随处可见老楼和雕塑,让我们仿佛回到那个辉煌的大英帝国时代,也许就是这些风格成就了英国的高品质教育。集中精力做事和尽情享受生活,相互裨益,这给我们很多启示。
卡迪夫与布里斯托两个城市与伦敦不同,更加具有一种小城市的感觉,而非扩张感。尽管是小城市,设施却十分完善,给人一种小而美、小而精的感觉。卡迪夫城堡、威尔斯纪念楼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在两个学校当中,我们都能看到许多来自中国的面孔。事实上,国际化几乎是每一个我们到访的英国大学的标签。我们曾经认为,大学所具有的意义更多的是地理意义。比如,我们在一个“叫做大学”的地方学习、睡觉、做研究。脱开了地理意义,我们还是可以学习、睡觉、做研究,有的人甚至将一个大学的地理位置划出来作为景点,要凭票参观。而事实上,除了大学所具有的地理身份,它能赋予我们的东西是很多的,不只是知识和经验。英国的大学对学生有一套完善的培养与考核体系,并且有着全面的生涯规划指导。不论未来想成为社会当中的什么角色,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校,并且在自己选择并选择自己的学校当中找到想要的发展途径。历史为英国的大学积淀了很多,作为年轻的科研机构和大学,高研院和上科大有着非常多可以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在前往布里斯托大学的路上,我们经过了华为2014年在英国布里斯托设立的新的研发中心。英国教授在交流中也曾提及,在关键技术研发领域,华为很重视与英国高校的研发合作,而在英国市场,华为新款手机的售价也高达400英镑,市场占有率也有3—5%。技术上的创新和突破,体现了“中国智造”一步步跨出国门。反思我们这些天来看到的所有,科技创新能力的形成是一个过程,需要良好的文化环境、教育体系基础和有效的制度支撑。
在英国大学厚重的历史中,我们感受到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以及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学术教养和规范等。但在和吴老师的交谈中,我们也感受到当今的学术界,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是科研论文产出为导向,学术风气似乎有些急功近利。没有一个良好的软环境,就很难形成科技创新能力生长的土壤,秉持着“立志、成才、报国、裕民”的校训,有很多事情等着我们去改变、去创造。
撰稿、拍照:潘庆广、熊云杰、吴越峡、
唐一丰、王刚、梁庄典、陈宸、田林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