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院的天空  我的书院  书院动态
秀色凉山的背后——暑期社会实践四川凉山小分队纪实
发布时间:2017-07-29        浏览次数:1342

怀着憧憬,我们在7月19日踏上了前往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社会实践之旅。我们一行,加上带队老师,共22人,穿着上海科技大学的红色校服汇集在上海火车站。大家看着这座城市车水马龙的繁华街景,想要去祖国的西部探索这个国家真正的样子。我们想知道在改革开放近四十年后的今天,浦东的样子是不是中国的样子?我们是否会因为眼前的富足而忽略了那些大山深处的呐喊?我们又是否会因为生活的美好而沉浸其中忘记了奋斗?我们秉持着我校八字校训“立志、成才、报国、裕民”,想要看看我们所热爱的这片土地还在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有同学因第一次乘坐硬卧而激动,也有同学对第一次乘坐绿火车感到不适应。但同学们依然克服了自身不适,对接下来的社会实践开展了积极的讨论与交流。大家在讨论中各抒己见,运用在设计思维课程中所学习到的各种方法,畅想接下来在实践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一系列困难并探讨了各种解决方法。也有同学与同行的王雄教授与赵星敏老师交流大一一年的学习感悟与在上科大的生活体验。就这样,当窗边的植物与地形慢慢变了模样,太阳越来越晚升起,当我们穿过最后一个隧道,火车终于停在成都。因时间、列车班次原因,我们在成都作了一晚停留,第二天清早便转车前往西昌。

到达西昌站的时间比原定的计划晚了将近2个小时,原定搭乘的大巴车已经不在营业时间。眼看天黑了,也下起了雨,但庆幸的是喜得瓦尔学校的老师们相当热心,自发组成了车队来接我们,虽然我们行李箱数目众多,但大家合理分配,还是在天公不做美的情况下安全到达了目的地。

踏进喜得瓦尔学校已经接近凌晨一点钟,而此时我们订购的床上用品还放在学校的两个办公室。大家先到寝室放下行李,又到一个办公室拿了盆子与褥子,再顶着盆到另一个地方拿枕头与被子,当我们布置好自己的寝室时,却发现窗户没有纱窗,插座只有一个;拿着洗漱用品去洗漱时,却又发现全层唯一的水龙头没水,后来了解到学生们冬天也只有这一个水龙头,等到一切收拾完毕上床,已是两点多钟……虽有诸多不便,但社会实践就是体验艰苦、了解国情的旅途。 



旅途所带来的困倦还未曾褪去,我们便被学校的起床铃声催促着开始了新的一天。在与当地同学一齐吃完早餐之后,我们见到了那位在行程之前就有所耳闻的为凉山教育事业付出满腔热情的凉山州总督学马布都主任,他将向我们介绍整个凉山地区的教育背景。 

讲座伊始,何木呷主任介绍了喜德瓦尔学校的基本状况。学校位于离西昌市中心4.5公里的喜德县,从学校大门出去一步,就是西昌市。西昌市是四川省经济第一的县级市,高楼鳞次栉比。然而,在不到5公里外的喜德县,就是另外的一番情境:高高低低的山上布满了农家的砖头房子,还有大片的农田,放眼望去,云雾缭绕的山间没有一丝被人工雕琢的痕迹。怪不得马督学戏谑说喜德县是凉山州的“非洲”。但这并不影响学校的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学校开始招生仅8年,连续4届小学毕业生的成绩都在喜德县坐上了头把交椅;在校初中生在中考中就有28人进入了省级重点中学,今年中考在喜德县排名前10的学生有9个都是出自于这里。而且学校今年迎来了第一届高中毕业生,一共83人,其中有5人通过提前批进入了重点大学,达到了80%的高考上线率,20%的本科录取率,在1至3年内力求达到重点本科线目标。

紧接着,马督学进一步向我们介绍了喜德瓦尔学校。对于这座学校,没有人比他更了解了。当年是他一手建立起来并且受到了凉山州州政府的大力扶持。当时喜德县还没有一所学校,西昌周边的五个县距离喜德县或远或近都有20公里左右的山路,如果孩子们要上学,必须要翻山越岭,或者交万把块的择校费到西昌念书,这对于农村家庭而言是一笔不菲的费用,因此孩子们的就学成了一个难中之难。为了让他们能拥有更好的教育资源,并且解决过高的择校费难题,所以选择了一个离西昌市区很近,同时又属于喜德县分管的位置修建了这所学校。考虑到这方面的因素,学校选址位于喜德县与西昌市的交界,这样孩子们获得了受教育的机会。学校创办后师生不负众望,在喜德人民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作为一所创办不久的少数民族寄住制学校,取得了这样的成绩是令人敬佩的。

可即便取得了之前所说的成绩,与上海等一线城市的学校仍然无法相提并论,他们可得到的教育资源依然相对较少,但是这就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现状: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匀间接导致了未来人们的贫富差距,而这也导致他们的子女获得相对少的教育资源。这是一种恶性循环,而创办一所所口碑好的学校是根本的解决方法。这就是为什么凉山州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一提到马布都这个名字都肃然起敬,不管彝族的孩子还是汉族的孩子,只因为他实在为教育事业付出了太多。

习大大说,我们现在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基本国情还是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越了解中国的国情,便越能树立更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未来。马督学也说起为何自己已经退休却仍每天奔波于各个教育工作站的原因:他来自大山深处的贫苦人家,在他小学的时候,当地党委派来了几位年轻的大学生当老师。老师和一群学生一开始在土房里面面相觑,因为语言不通,他们一个星期也基本一无所获。但那些年轻的老师们还是坚持了下来,听马督学打趣说,他们1至10这几个阿拉伯数字认了快一个星期,但老师们毫不气馁,依然耐心教导。他们给马督学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许多年后,在他选择职业时,他想起了那些在土房子下为着凉山付出了整个青春的老师们,便义无反顾地投入了教育行业。当年那些投身教育的有志青年不会想到,当年自己植下的一颗种子,在一位默不起眼的彝族小伙子心中生根发芽,现在长成了参天大树,为后人造福。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而人亦可以植树,这种生生不息的良性循环在马督学、喜德县和凉山州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这同样与我们的校训相契合:立志成才,报国裕民。国家培养了我们,给予了我们丰富而优质的教育资源,当我们成才之日必饮水思源,感谢这片养育了我们的土地,回馈党和人民。

下午我们去到各个班级听课,实地了解当地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及老师们的教学情况。学生们特别热情,对我们的到来报以热烈的掌声,实在让我们受宠若惊。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这里的老师的讲课方式和我们高中讲的并没有太大区别,教学质量非常的优异,同时我们也发现这么多班级中,也有一小部分同学对学习的热情并不特别高昂。我们下课后与老师进行了交流后得知,由于长期以来,住在山里的少数民族受教育意识略为薄弱,存在一些同学认为考大学是一件很随便的事情,所以他们对待学习并不是十分认真。瓦尔学校的老师们虽然了解这点,但是长期的教学经验也让大家明白,一口气解决意识问题也不现实,只能通过日常的教学和切身实际的交流互动,帮助这一部分同学们端正对教育的看法,认识到考大学是为了自己人生能有更美好的前景。至此我们才逐渐理解到,瓦尔学校的校训,“比知识更重要的是会做人”的真正含义是什么,也帮助我们理解了学校教学育人的理念。


晚上我们在和初中三年级的同学们交流中得知,在他们上小学的时候,身边也存在同学辍学的情况。有些同学并不是因为缺钱或家长不允许等客观原因而放弃学习,只是因为觉得读书太累而对学习丧失了兴趣,并没有意识到努力读书能够改变他们的命运,走出大山,更没有考虑到或许选择打工会生活得更累。瓦尔学校的同学说到这个,不由的对这些小时候的玩伴感到遗憾。教育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更多的是理念的贯彻和观念的改变。让我们欣慰的是,我们所接触到的同学都表示想要继续深造,并希望能够中考考入西昌的高中。将这样的同学们聚集在一起,给他们提供未来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正是瓦尔学校多年来一贯的努力坚持。

望着周围被云雾所笼盖了的重重山川,我们想要了解那氤氲朦胧的水汽下,属于凉山人民的真正生活。 



指导老师:王雄、赵星敏

队长:邹雨璇

撰稿:林沛、侯云山、丁宇盎、金粟华、陈天成

拍摄:刘宇虹、林沛、侯云山、丁宇盎、金粟华、陈天成




在山的那边

【听课】

短暂的休整过后,我们启程前往瓦尔中学的教学楼,这次我们将近距离地走进彝族孩子们的课堂,上课铃响之前,我们进入了该校高三唯一一个理科班,我们带上从会议室借的凳子向教室走去,在刚刚进门的一刻,意料之外地收到了全体彝族同学的热烈掌声,放眼望去,教室里大概50名同学,面色被凉山一带强烈的日光晒得黝黑,这也把他们的眼睛映衬得格外明亮,我们小组一行五人迎着掌声走到了教室的尽头坐下,老师也开始授课了。

这节课是化学课,授课的教师在去年被评为了四川省优秀教师。我们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时间仿佛在老师开口讲话的那一刻凝固,看着同学们书桌上摞到半米高的课本,听见半开的窗外孩子们上体育课的呼喊声,望着齐声抢答问题的同学和卖力的老师,我感觉自己在那一瞬间回到了高三。这是属于每一个高三孩子的青春,这段经历虽然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但这可以说是彝族学生与我们处在同一舞台上最公平的竞争旅途。同学们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很高,每一位同学都在全神贯注地从老师的板书和手中的卷子中切换视角,化学老师的水平也并不亚于我们所在高中的教师,从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到分子轨道杂化,老师这一堂优质的复习习题课用引人入胜形容毫不夸张。 

【翻山越岭·走访学生家】

凉山小分队全体老师同学聚集在校门口,准备出发。瓦尔学校的老师们早已等待我们许久了。

银灰色的天空幕布一样垂下来,虽然有“早上九点钟的太阳”,却并不觉得阳光刺眼;空气中充盈着清新的味道,让人想到清晨挂着露珠的青草。同学们穿好了上山的长裤,有说有笑地出发。然而到了小路的入口,队伍里的说笑声渐渐低了下去:一条黄土路,直通山上。虽然昨天已经探过一次路,但一夜的细雨和朝露的湿润后,泥土又变得有些湿滑了。小路大概1米宽,路中间凹下的部分里是湿漉漉的泥巴,两侧可以落脚,但路是斜坡的形状,表面光滑,不好落脚,如果脚连续踩在一个地方多几秒,都会滑下去。动作快一些的男生先上去,借助树根和石块找到好踩的地方,然后拉后面的同学上坡。有时遇到嵌在泥土里的石头心里都会一阵激动,这意味着我们上坡会轻松一些了。随着山路越来越往上,植被也更加茂密了。之前是低矮的树丛,上面则是松树了。路面越发湿滑,如果说踩着之前上山人们的脚印可以让我们轻松一点的话,现在我们看到的,则是深深的羊蹄印了。的确,这条山路除了周末时候住在山上的同学们沿着走回家之外,平时就只有放牛放羊的人们会来了。渐渐地,很多同学开始气喘吁吁,腿脚疲软,头昏脑胀。我们只好走走停停,队伍也断成了几段。走了不知多久,我们到达一处村落。满心欢喜地以为到了目的地,瓦尔学校的沙校长告诉我们,这才走了一半呢!我们这才知道,爬到山顶,这里小学的孩子只需要二十分钟,而且刮风下雨都是走这段路。我们不禁惊叹大山里孩子的辛苦和毅力。

我们在村落暂歇,眼前是一片玉米地,油绿的叶子之间坐落着一幢小屋,仿佛是嵌在玉米地里面的,孤独而静谧。路左边是一排房子,形成了个小村庄。墙都是黄土和着泥砌的,嘎吱一声,木门开了,探出六七个小脑袋来。有的女孩儿背着比自己还高的筐上山。瓦尔学校的老师说,这里的家庭只有条件比较好的才供得起所有的孩子读书,很多孩子因为经济原因没有办法读完书,只能出去打工。

继续向前走,林木幽深,开始有了大约宽六七米的水泥路。山路十八弯,目之所及全是十几米高的松树。沙校长说这是1958年飞机播种下来的,把种子洒下来,人们也没有管它们,自己就长到这么高了。然而这里的孩子们不是松树,不能放任他们自己长,一定要有国家、政府的关注,才能够更好的成长、帮助他们成才。

我们来到了瓦尔学校学生的家里,这家的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要好很多,通电,有电视,水泥房外有鸡舍、猪圈,屋后是一片种着土豆的田地。而屋内是白得发亮的地砖,一看便知是女主人精心收拾过的,一路踩着泥上来的我们不好意思进去,怕弄脏了原本精致而一尘不染的室内。学校老师说,这家所在的瓦尔村二组还处在比较外围靠近城市的山里,属于经济条件好一些的,更高更深的山里还要贫困一些。有的地方直到现在还没有通路。

听说我们来了,村里的孩子们和考上大学的几个年轻人都聚过来和我们聊当地的情况。他们和我们年纪差不多,有的正上大一,有的在大二,他们说,自己就是和我们一起上山的两位彝族老师的学生,两位老师已经教书育人25年了。这两年能上学的学生更多了,因为山下的瓦尔学校让喜德许多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教育。我们这才知道,上山时看到的水泥路是去年才铺上的,是国家精准扶贫项目中的一项措施,以前上学走的路只有泥土路,比现在还要长,还要难走,而且学校不能提供伙食,每周孩子们每个人还要背着四斤米下山。但是孩子们父母的教育意识有的还不够,有的不认为学习是改变命运的途径,他们更愿意孩子早些进城打工赚钱,就不让孩子们继续学习了,这造成一部分孩子不能完成学业。还有的孩子羡慕别人有手机、电脑,想快些赚钱买这些电子产品,也就没有继续学业。所以说虽然这里入学率已经很高了,但是依旧存在孩子和家长们的教育意识问题,喜德县在这方面一直努力加大宣传力度。

听瓦尔学校的老师说,这家的情况属于比较典型的,夫妻两个一个在西昌城里打工,一个在家里种地。种植的土豆、玉米等作物卖钱、供孩子读书。有的人家是夫妻两个人都在山下打工,周末或者有时间了回来照料一下田地,收获时回来收庄稼。经济条件好的家庭有的已经搬下山,由务农转为经商或打工。留在山上的家庭大都是没有经济能力搬下山的。

我们休息了一会,就扛着锄头去屋后的田里挖土豆了。沙校长和俄尔主任教我们,看到地上的小绿苗说明地下是有土豆的,浅浅地用锄头凿开表面的泥土,就能看到下面的土豆,然后捡到筐里就行。原来收土豆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大家纷纷开始劳动。令我们惊讶的是,我们觉得比较沉重的锄头,七八岁的小姑娘竟然也能扛得动。主人家的小儿子刚上小学,也扛着锄头和我们一起挖土豆。不一会,挂着泥土的土豆就装满了两个箩筐。不一会土豆煮好了,香气缭绕,我们就着辣椒吃土豆,觉得别样美味,这是大家第一次以这样的方式吃土豆。



主人们很热情,杀了一头小黑猪招待我们。我们当中好多同学都是第一次亲眼见到杀猪的情形,当地的彝族村民做了当地的彝族特色坨坨肉招待我们,猪肉筋道,肥美且香,还有米饭。之前俄尔主任说,这里不产出大米,米都是运上山来的,今天为了招待我们,主人专门每一桌都端上了一盆米饭。还有宰小猪,都是有贵客上门或者彝族过年的时候才会吃,平时不吃的。吃过饭,这里的彝族年轻人还给我们依次祝酒,祝我们平安吉祥,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当地人的淳朴和热情。

虽然下山的路依然漫漫,有些同学们走得很艰难,但是同学老师们都互相搀扶着,大家都顺利下山了,看着碧蓝如洗的天空和仿若落在山巅的白云,大家更多的也是感叹这圣洁美丽的景象。山风吹过,林木回响,邛海的碧波滋润着这片美丽的土地,我们越发希望,这里的孩子们能够在一湾邛水的滋润下,像这郁郁葱葱的树木一样茁壮成长,走出大山,见识更美的世界。 


【走访调研】

经历了24日一天的山路跋涉,几个体弱的同学感到腿脚疲软,我们只好取消既定的前往西昌古城调研的计划,改为校内调研。

我们所在的喜德瓦尔学校是一所彝族学校,几乎所有学生和一半以上的老师都是彝族,因此学校也颇具民族特色,教学楼带有彝族风格的彩绘和牛角装饰,学校内也处处是彝汉双语的标识。和老师讨论后,我们中的一个小组(邹雨璇小组)和学校的学生和老师对彝族民族文化教育进行了交流。我们了解到,喜德瓦尔学校实行彝汉双语教育,高中开设彝文课,还有从小学开始选拔培养的月琴班。而国家政策在这方面也有所关照,一类模式(即彝汉双语高中)高考语文是汉语、彝语各占一半,从明年开始将变成完全彝文。但是,高中的彝文课是从零基础教起,初中及以下的孩子彝语基本只会说,不会写,而月琴除了一个月琴班,其他孩子鲜少有机会接触传统音乐。晚上,好奇的孩子们来宿舍找我们聊天,我们才得知,现在自主搬迁到城市里的彝族汉化比较深,许多传统都已丢失。一些家住深山里的孩子由于环境比较封闭,传统文化保存较好。我们津津有味地听孩子们讲“毕摩”(一种祭祀、驱鬼、祈福消灾的仪式,有专职祭司),彝族女孩成人礼,火把节选美“金索玛”、“金山鹰”,每个人必须背诵家谱,了解了许多彝族的习俗。但同时我们也了解到,过去女孩学习吹奏的一种传统乐器已濒临失传,彝文古籍保护得也不好,劳作时的彝语山歌、“尔比”、“克智”和古诗这一代已不甚了解,传统艺术、舞蹈现状堪忧,彝文在本民族内部的普及也并不理想。我们准备就这些问题进行进一步调查。

另一个小组(张毅乐小组)为孩子们精心准备了一节电路实验课。我们带来了在上科大做实验用的面包板套件,为孩子们讲解了二极管、电容等电子元件的原理和用途,孩子们分组合作,完成了自己的电路作品,我们从他们热烈的讨论和兴奋的眼神中也感受到了他们学习的热情。王天叶小组也通过课堂跟听了解了学校的教学情况。 

林沛小组就教育状况向学校孩子们发放了问卷。在问卷和交流中,我们发现这里的生活条件基本完备,但学生家庭状况还是贫困居多。上学路途较以往已有较大缩短,但仍然艰辛,实施寄宿制仍然很重要。同时,很多孩子因为成绩不好,有一些厌学想法,家里就认为孩子读书无望,让他们辍学回家干活,大一点就出去打工,在这方面学校老师一直在和家长沟通,做努力,确保能多留住一些孩子继续读书。我们还就饮食、就医、上学路途等问题进行了诸多调查,并将进一步深入研究。

一天的调查研究后,我们聚集在会议室进行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大凉山彝族地区教育状况的了解,发现教育扶贫已初显成效,但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依然任重道远,也理解了这里老师默默奉献的不易。我们深深理解了国家推动教育普及和提升的苦心和投入,也更深刻地理解了上科大的校训“立志、成才、报国、裕民”。国家教育事业的未来,仍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 


供稿人:高般若宋晓宇 邹雨璇 沈鸿泽 宋翔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