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博雅教育  博雅讲座
“文明之光”第二十五讲:全球宗教复兴时代:中国与世界
发布时间:2016-07-22        浏览次数:583

7月19日晚,复旦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社会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范丽珠老师为我校师生作了题为“全球宗教复兴时代:中国与世界”的讲座。范老师从事宗教研究三十余年,本次讲座主要是从全球宗教出发,通过介绍当今世界的主流宗教,分析了世界和中国宗教的现状。

讲座一开始,范老师为我们展示了世界各地一些有名的宗教标志性建筑,既有庞贝古城的历史积淀,又有墨西哥金字塔的神秘色彩。世界上多种宗教经过数千年的发展,都给当地的社会及文化思想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同时,各个地区也有着自己的主流宗教,像美国的基督教,西欧国家的天主教等。20世纪下半叶开始,亚非拉人口向欧美国家大规模移民,欧美主要国家中,有数百万在文化、宗教及语言传统完全不同的新移民,移民潮导致世界宗教版图发生变化,基督教从西向东,从北到南,伊斯兰教成为全球化宗教,东方宗教向西流动,传统非基督教国家出现传教热潮,穆斯林群体伴随着人口流动进入前殖民地宗主国。全球性人口流动与宗教格局变化都让人们思考当不同的文明与宗教相遇时,应该如何相处。

“全球化”处境中的中国宗教成为一个比较奇特的存在,既没有主流宗教,也没有诸多教徒。据多项调查显示,中国人口中,大约只有2-3亿人信教,其中还包括信奉土地神、龙王爷等。在中国的五大官方宗教佛、道、天、基、伊中,并不包含犹太教等宗教,也没有中国的孔儒传统等,总之是个尚待发展的状态,有人甚至把中国宗教视为“封建迷信”与历史残渣,宗教管理无所适从,文化也面临复兴困扰。从商朝时期的“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到周朝的天的信仰,我国古代早期就有了宗教的发展,再到后来的儒释道“三教”受到了早期文化的孕育,更达到了难能可贵的相互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然而当代高速发展的社会,与随之而来的社会失序问题,使中国的文化出现了“精神空虚”与“信仰危机”,佛教少林寺的商业化,道教的衰落,伊斯兰教的东渐,基督教的飞速发展,都对中国的宗教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在最后的提问环节,同学们积极踊跃,就宗教的界限标准问题,欧洲宗教交汇与冲突等问题与老师进行了探讨。在全球化形势下,宗教对国际关系及各国政治、文化、社会变迁等具有越来越显性的作用,联系日趋紧密的世界,更需要我们努力地去认识理解不同的文化、宗教与族群特征,尊重各种地方性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