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晚上,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保护专员杜晓帆老师来到我校,带领同学们了解文化遗产与人之间的关系——除了保护文化遗产原有的历史风貌,更要注意保护贯穿于其中的历史文脉和珍贵的人文元素。
在讲座一开始,杜老师提到,五十年前的5月16日是个特殊的日子——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关于开展“文化大革命”的通知,标志着十年“文革”正式开始。在五十年后的今天,以“文化遗产”为题展开讨论也别有韵味。
杜老师首先介绍了与“文化遗产”相关的概念。在过去,人们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概念大多停留在瓷器、青铜器、长城等物质遗产上。随着时间推进,1982年国家历史文化城作为一种文化保护机制确立;1985年中国加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公约》;1997年平遥古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当新疆喀什、京杭大运河、云南哈尼族等和人息息相关的城市、河流,乃至由人构成的民族都被纳入文化遗产,文化遗产的概念已经不仅局限于没有生命的文物。随之而来的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在十年前,韩国为端午祭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发了国人对韩国强烈抗议的同时,也引起了国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在此之后,越来越多的传统节日以及传统工艺被纳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名录。
杜老师引用美国学者理查德?刘易斯的名言引出了对于“文化”的介绍:“文化就是使一类人区别于另一类人的心理设定。”每个人心中都有与文化相关的设定。在复旦大学的校园里,有历史悠久的建筑,也有现代化的双子楼,同学对于两种不同建筑的喜爱折射出对于文化多样性的需求。正基于此,有形的、无形的不同文化遗产都需要被保护和传承。
在《人物》杂志上曾刊登过韩国商人金宰贤写的一篇文章——《为什么我平时感受不到中华文明》。在博洛尼亚、巴黎这些城市,古老的历史建筑至今依旧被沿用,整座城市的建设也围绕着这些历史建筑展开,不破坏城市整体的和谐,登上巴黎铁塔的第一层观景平台便能俯看整个城市。虽然高耸的现代化高楼带来了人均居住面积狭小、建筑空间利用率低等问题,但这并没有成为人们改变城市的理由。反观中国各个历史文化名城,根据照片根本无法辨认出是哪个城市;在沈阳故宫内随机拍摄的照片中竟会难免拍到耸立的现代化高楼,破坏故宫的历史感;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面对地下历史遗迹的发现,市领导第一反应是让推土机将其推平用以建造大型商场……中国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似乎处于一种误区之中。
最后,杜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保护文化遗产?”每个人都明确知道,我们要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但很少有人继续思考我们为什么要保护文化遗产。现在有些地区将发展旅游业作为保护文化遗产的目的,实际上是在破坏文化遗产。以梯田为例,印象中层层叠叠蓄满清水的画面实际上仅存在于种植水稻前的短暂时间,倘若为了迎合旅游的需求时刻保持这一风貌,不仅影响当地人的生活,也破坏了文化遗产的根本意义。
在2011年日本福岛地之后,当地人并没有第一时间建造新的住所,反而是居住在临时帐篷中并且修复原有建筑。杜老师采访当地的居民,得到的回答是:“当我们看到过去的房屋被修复,说明祖先的选择是正确的,便感受到了活下去的动力。”深层而言,保护文化遗产是一种精神需求,是支持人们继续活下去的动力。
每一个人的知识、经验以及思想都基于过去,全体人类也一样。保护文化遗产给人类以向历史学习的机会,这也是文化遗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