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博雅教育  博雅讲座
“文明之光”第二十一讲: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遗址
发布时间:2016-03-16        浏览次数:390

3月12日晚,国家文化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研究馆员周春水老师来到我校,带同学们走近“丹东一号”沉船,详细介绍了我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和为此付出的努力。

讲座一开始,周老师简单为大家介绍了一下“丹东一号”沉船遗址的情况和历史背景。遗址所在地在距黄海北部、丹东市东港西南约50多公里的海底,那里曾是甲午海战时的交战海区。他给同学们介绍了水下考古工作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即以大范围搜寻的调查开始,确认遗址位置、基本情况;随后则是对特定区域的重点调查,通过局部抽沙揭露来确定遗址的性质、详细保存情况;最后是对遗址的发掘工作,全面抽沙揭露遗址。发现“丹东一号”时,拍摄的照片显示沉船的船体全部被埋于水底的沙子中,这给考古队员们增大了考察难度。通过局部的抽沙、搜寻,再加上现代科技的3D合成技术,初步模拟了沙底沉船的全貌。

在确定沉船基本情况后,下一步便是确认船体的身份了。团队通过全面的考察和比对确认,“丹东一号”沉船的真实身份就是曾隶属于北洋水师的“致远”舰。周老师指出,这一阶段的调查工作是最具挑战性的。第一个身份依据就是遗址的磁力信号,它说明“丹东一号”是北洋水师舰艇中的一支,而随后对舰体结构的比对更是基本确认了这一推测。沉态分析结果显示,“致远”舰和“超勇”舰之一就是“丹东一号”沉船的真实身份。考古队员们对舰体上的武器配备和制式餐具进行了考察,结果显示,“丹东一号”可能就是百年前沉没的“致远”舰。沉船真实身份确认的最后阶段是对资料档案的确认。周老师的讲解使同学们深切感受到了水下考古工作者严谨、认真的研究态度。

周老师总结说,“丹东一号”沉船考古过程带来的收获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对战争档案资料的运用和收集,二是磁力仪等多种物探技术的应用,三是大型近代沉舰的调查方法。他坦言,这次考古过程也是他们团队第一次考察近代沉舰,是非常珍贵的经历。

在随后的提问环节,在场的上科大学子们表现出了极大热情。有同学问,3D建模在考古过程有什么作用?周老师说,3D建模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晰地模拟文物的情况,这种技术在现代社会有着非常多的应用。还有同学就考古过程中如何考察船体向周老师发问。讲座结束后,同学们表示收获颇丰,不仅了解了基本的水下考古知识,还理解了近代钢铁沉舰调查的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