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博雅教育  博雅讲座
“文明之光”系列讲座第十八讲:沙漠考古与额济纳汉简
发布时间:2015-12-18        浏览次数:401

12月16日晚,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的魏坚教授带着同学们一同踏上了文明发现之旅,这趟旅行的主题是沙漠考古和额济纳汉简。

讲座伊始,魏老师就如同一位极好的导游一般,为我们详细介绍了居延地区的地理风貌特征,遗址遗迹分布和数量,地名来源等信息,将同学们引入了弱水流沙之地。接着,魏老师跟大家分享了遗址发现经历:驾驶越野车飞驰在阿拉善盟阿左旗,人困车乏时恰好碰到当地人带领前往苏宏图戈壁滩,在原本单调的戈壁处发现了一些细小的玉块陶器,经过鉴别,这些不起眼的石头竟然是中细石器遗物!感叹原本水草丰盈的旧石器文明到现在只留下一片茫茫隔壁,沧海桑田。

魏老师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历史学者,他将两汉以来,居延地区朝代的更替,人员的流动和君王统治的变化娓娓道来。高阙塞未建成的秦汉长城至今成了一堆石堆,不再堆砌;半米高的长城遗址和只剩四角的烽火台,孤单地留在那里诉说着历史。从汉朝同匈奴之间的单于和亲,到汉墓中出土的瓦当,再到苏联掠夺的黑水城,我们再也看不到王昭君的美丽,看不到那时居延海的绝美风光,看不到古佛像屹立在寺庙中的威严,只能在想象中品味王维诗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丽。等到子孙后代探索祖先的土地时,却发现大量珍贵史料或者流失,藏于国外,或者因为重视不够使遗迹未得到很好保存。有当地老乡造房没砖,地板就用汉墓的米字顶砖,内墙用西汉小砖,外墙用东汉大砖,于是从河道淤土上戳寻汉墓,排排皆是。拆转揭瓦,何等悲伤。

额济纳旗的考古收获颇丰,一是绿城的考古和发现确定了青铜器时代存在的证据;二是居延城中发现的窖穴和石磨遗迹对汉朝的粮食种植和加工处理工艺有很大的研究价值;三是候官烽火台和城墙,以及巴彦桃来(瓦因托尼)地区发现的铁矿石都表明当时军事力量的发达;四是在甲渠候官烽燧发现的房屋、门闩、转射、耳杯、虎落等物品反映了汉朝边塞城市的职能和家庭生活。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发现了五百多汉简,记录了当时的人们在行政设置、军事调动、规章制度、边关生活、生态环境等情况,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了第一手的记录和史料。

带着激情进入额济纳,像是一次对历史的巡礼,然后带着无限的惆怅回到现实。归途中没有当年的金戈铁马,却见到悠闲的羊群。它们似乎在提醒着考古学家:要冷静地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把隐藏在黄沙背后的历史演变正确地传述给后代。秉持着如是一种考古学家的激情和操守,伴随着各类轶事和经历,我们结束了这趟文明的旅程。

在提问环节有同学问,盗墓小说的风行是否有考古依据,对墓的挖掘是保护还是侵犯?魏老师以坚决拒绝的态度否定了如《盗墓笔记》一类扭曲历史、娱乐胡扯的小说。他认为考古学家的任务就是把历史中最正确的部分留给后代,探明一条历史来时的路,提醒执政者走向正确的去处。也有同学问,科技是否对考古有所帮助?魏老师说科技大大地改变了考古的方式手段,无论是碳14同位素测定还是DNA检测、化学修复、声纳检测等,科技进步无疑是一大生产力的革命。他希望上科大的学子们可以让科技更好地服务社会。还有同学问,秦始皇墓到底该不该挖?魏老师认为考古不是盗墓,一个墓该不该挖绝对不能以能否创造价值来衡量。如果科技尚未达到能够保护出土的文物,如果盗墓是伴随着对历史遗迹的伤害,那么就永远也不去动它。随着科技进步,最终会在科学的保护下,由子孙后代更好地去挖掘,去让蒙尘的历史重见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