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博雅教育  博雅讲座
“艺术之光”第四讲——追寻丝绸之路的中国民歌
发布时间:2015-12-11        浏览次数:342

12月9日晚,上海音乐学院声乐教师,我校尘音合唱团指导老师王思思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题为《追寻丝绸之路的中国民歌》的“艺术之光”讲座。

讲座一开始,思思老师就将整个报告厅变成了一个音乐厅。当说到在国外流传最广的《茉莉花》,思思老师邀请上科大在座的自告奋勇的同学现场演唱南北不同的茉莉花。中国《茉莉花》共有十多种版本,老师唱了河北版茉莉花,让在场同学感受到中华艺术的多样性。

从孔子学院说到中华文明在海外巨大的影响力,思思老师讲述了艺术中饱含的文化魅力。而在这众多的艺术门类中最简单质朴的,最贴近群众的、最能将这些民族文化相互影响与继承的就是民歌。马克思说:“民歌是唯一的历史传说和编年史。”民歌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劳动,在底层劳动人民间相互流传,记录生活,抒发情感。《诗经》是中国最早的民歌总集;《楚辞》是公元前4世纪流行于长江流域的民歌。遗憾的是,因为年代久远和古代没有成熟的记谱法的原因,古代乐调没能流传下来,我们现在听到的曲调都是明清时期的创作或改编,由民间艺人传承下来。

在讲座过程中,老师美妙绝伦的歌声,现场同学的即兴表演和各种民族音乐视频录音交织不断,给我们的双耳来了一次大洗礼。最精妙绝伦的是两位同老师一起出访国外作民歌巡演的同学演奏的二胡和中阮,加上思思老师演唱的《渭城曲》——又称阳关三叠。这首曲子根据留下的古琴谱复原,歌声哀婉悠长,琴瑟同泣,诉说对友人强烈的不舍之情。能亲耳听到来自久远时代的古风歌曲,何其幸哉,一曲完毕,现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两千多年的历史,多民族多文化多语种的融合,以及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不同风格、内涵的艺术风格与体裁。在丝绸之路的两侧,中国西北地区五大风格迥异的民歌特色区也遵循这个规律。在新疆、北方草原、西藏、西北高原和汉族区,民歌都有不同的分布和特色:沿着丝绸之路,先来到中原古老华夏文明的汉族民歌区,老师以信天游为例,高亢嘹亮歌声展现西北黄土高原的传世巨著;华阴老腔是中国最早的摇滚,在《中国之星》上谭维维将这种古老的民间艺术,通过现代的改编,唱出关西大汉粗犷健康之美,唱出民族艺术再创造的魅力。途经北方草原,蒙古长调被誉为“草原音乐活化石”,字少腔多和装饰音丰富的特征,展现他们自由奔放的民族特征。再说新疆地区的维吾尔十二木卡姆艺术,这种集歌乐舞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是世界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思思老师特意邀请了自己的得意门生,一名哈萨克族小伙子给我们带来了新疆民歌《青春舞曲》和《好一朵玫瑰花》,俏皮的曲风带动现场气氛,全场一起拍手为他打节拍。藏族文化民歌区因为广受佛教文化影响,不少得道高僧都是艺术家。上海大学的一位藏族男生演唱了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诗歌<洁白的仙鹤》,优美动听的歌声萦绕这个“音乐课堂”。最后来到西北高原多民族半农半牧民歌区,这个地区很特别的是八个民族共有汉语演唱花儿。花儿既有蒙古的悠长,也有信天游的嘹亮高亢。我们都说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的要塞,那么花儿就是该地区以交融为特征的气韵所在。每一个艺术作品的产生或者一个区域的艺术作品的特点的形成,都离不开他的历史、民族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讲座以尘音合唱团带来的动人的青海民歌《半个月亮爬上来》结尾。整个讲座过程中每一位同学不仅陶醉在风格迥异但都质朴动人的民歌乐音之中,还领略了这条横贯东西的经济要道是如何见证着两千年来经贸繁荣给民族民间音乐所带来的融合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