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力量”系列讲座第三十九讲 《资本论》的当代解读与新现代文明的构建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9-03-15浏览次数:406

《资本论》的当代解读与新现代文明的构建

2019313日,我校有幸邀请到了复旦大学哲学院的鲁绍臣副教授展开题为“《资本论》的当代解读与新现代文明的构建”的主题讲座。他将《资本论》中的理论观点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繁华下潜藏的危机相结合,以史为鉴、以人为镜,提出了自己关于中国现代文明建设的个人见解。

在讲座的开篇,鲁教授和我们分享了他对几本深入研究人类文明的经典著作的理解,从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到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再到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纵览古今历史学家对文明从兴盛到衰亡宿命的慨叹,哲学家对文化差异、文明冲突的剖析。认为这些著作对人类文明的影响虽然有目共睹,但其共同的唯心主义“历史占卜术”方法却注定了难以科学地把握和预测人类文明的发展轨迹。

而马克思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为基础的《资本论》无疑是关于人类文明、特别是现代文明研究最为璀璨的理论瑰宝,但遗憾的是,普罗大众对这本伟大著作的理解往往却又有所偏颇。鲁教授先为我们介绍了学界对《资本论》的最新诠释与评价,认为《资本论》是一部现代资本文明的病理诊断学,其不受社会制度、文明形态的限制,在今天的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是同样受欢迎的著作,其不但对社会主义的建设有指导意义,也推动着现代资本主义文明的自我变革。

关于在一个以资本为主导的现代文明世界,中华民族如何在保有自己传统文化的同时结合西方文明,在自身的伟大实践中探索和开辟一条新路的问题,鲁教授认为我们需要一种不卑不亢的态度,继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批判性地借鉴西方优秀的现代文明内涵,这样才能有希望将东方文明进化得更先进、更高级,进而影响世界。同时,《资本论》也分析了经济政策对劳动力的权利与自由的影响,与我们的未来息息相关。

因此,《资本论》在当代仍然有生命力和重要的解释力,比如根据资本逻辑,屠呦呦发明了能为穷人治疗疟疾的青蒿素不会有公司愿意去生产。再比如资本主义的生产当前正在造成巨大的贫富差距,今天全球最富有的八个人的财富是其他三十六亿人的财富总和……资本完全自由的流通导致的是畸形的、固化的社会构型,与我们想象中发达国家的高福利背道而驰。鲁教授提出了一份稳定的、有合同保障的长期工作可能不是我们所理解的对资本剥削的主要形式,资本依托国家权力对整个共同体资源、精神、智力和生活必需品的垄断和占有和无偿使用正成为当前资本剥削的主要形式。

《资本论》的另一伟大之处在于他能跨越时空,对今天中国新现代文明的建构依旧有着指导作用。鲁教授提出,中国身处全球资本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大环境下,应该坚持改革开放的大业、遵循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逻辑,开启社会主义的新现代文明。其中,中国运用资本的最高逻辑是人民的美好生活,甚至是在现代资本文明的地基上重建现代的精神家园。与我们每个人的经历相结合,中国的调控性政策让很多基础研究工作得以进行,让很多利润很低或根本无利可图却能改善百姓生活的行业得以存在,让劳动者在劳动中可以感到自在。鲁教授谈了些自己的个人经历,也聊了些自己对时事的新颖见解,让同学们耳目一新。

讲座结束后,有同学提问关于如何解决产能过剩,也有关于如何让人才均匀分布在全国各地,使各地共同发展的问题。这样现实的问题在今天其实依旧任务艰巨,鲁教授简单为我们提炼了一些中国正在为解决这些问题做出的对策与改变,当然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有待我们的进一步改革。鲁教授风趣幽默、平易近人的性格赢得了同学们的一至爱戴,散场后依旧有不少同学聚在讲台前与教授交流自己的看法,期待教授下一次莅临。


撰稿:蒋依婷